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共绘洛阳城,聚力续春秋——郑州大学“循迹龙门”社会实践队赴洛阳市规划展示馆调研

来源: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循迹龙门”社会实践队 王水山 阅读:89 复制标题和网址

7月31日,郑州大学“循迹龙门”社会实践队走进洛阳市规划展示馆,开展调研活动。在此之前,团队已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深度实践。本次实践聚焦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协同创新,旨在探索古都洛阳在现代化建设中守护历史根脉的实践路径。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河图洛书介绍

在展示馆的核心展区,承载着中华文明起源密码的河图洛书引发队员们的关注。伴随灯光变化和解说词指引,借助河图洛书的文化意象及其数字化演绎,十三朝古都洛阳的遗址分布与现代城市发展格局清晰交融、跃然眼前,巧妙地将古都的千年文脉与当代城市的生长肌理有机串联,充分体现了规划对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重要意义。

面对“如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这一核心议题,展馆工作人员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洛阳市探索的文化遗产保护及协同传承路径。他结合展板示意图解释道:“规划馆正在着力构建‘三维协同’机制。顶层对接国土空间规划,为遗址区划出‘保护红线’;中层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用数字技术复原历史场景、监控保护状况;基层发动社区力量,培育‘文保志愿者’,让居民成为身边的守护者。”工作人员还特别展示了展柜中的“汝阳刘毛笔”创新产品,生动阐释多元保护主体协同创新的成效。

工作人员的讲解引发队员们的深入思考,实践队员在体验后感慨:“政府、高校、社区、商业等多方力量的协作,才是确保文化遗产真正‘活’下去、传下去的关键。

   图为实践团队在洛阳规划展示馆合影

通过此次实地调研,郑州大学学子对洛阳以规划为引领、多方协作守护古都文脉的实践模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下一步,团队将系统梳理在规划展示馆的调研成果,特别是关于文化遗产协同传承的机制与典型案例,最终形成相关建议,为洛阳市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与传承贡献青年智慧。

(供稿 沙丛 朱璨仓)

相关内容

循迹龙门三彩,熔铸青年自信——郑州大学“循迹龙门”社会实践队赴洛阳市三彩艺术博物馆调研

8月1日,郑州大学“循迹龙门”社会实践队走进河南省洛阳市三彩艺术博物馆,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行旨在通过深度调研,深入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共绘洛阳城,聚力续春秋——郑州大学“循迹龙门”社会实践队赴洛阳市规划展示馆调研

7月31日,郑州大学“循迹龙门”社会实践队走进洛阳市规划展示馆,开展调研活动。在此之前,团队已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深度实践。本次实践聚焦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协同创新...

探寻运河文脉,同筑文化自信——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循迹龙门社会实践队赴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调研

2025年7月29日,郑州大学“循迹龙门”社会实践队前往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围绕“文化遗产的协同保护与传承”主题展开深度调研与访谈。此行旨在通过一线观察与访谈,探...

遗址民守护,市井古今情——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循迹龙门社会实践队赴定鼎门遗址博物馆调研

2025年7月28日,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循迹龙门”社会实践队走进定鼎门遗址博物馆,聚焦这座承载盛唐记忆的城门遗址与当代社区的共生共融现状,实地探查文化遗产保护...

龙门千载艺,共护一脉魂——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循迹龙门社会实践队赴洛阳市龙门石窟开展调研

为深入理解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协同机制,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7月27日,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循迹龙门”社会实践队赴洛阳市龙门石窟开展实地调研。傍晚的龙门石窟,...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海报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