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茶染里的生活絮语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安玉青 阅读:92 复制标题和网址

茶染的印记,藏在生活的细碎褶皱里,不经意间就会漾出温暖的涟漪。

幸福社区的周阿姨有个茶染布包,是孙女上小学时亲手做的。那时孙女刚学茶染,把布包染得深浅不均,还歪歪扭扭绣了个 “爱” 字。周阿姨每天买菜都背着它,布包的边角磨出了毛边,她就用同色的线细细缝补。“每次看到这包,就想起孙女举着作品跑回家的样子,小脸兴奋得通红。” 有次邻居夸包好看,周阿姨立刻打开话匣子,把孙女学茶染的故事讲了一遍又一遍。

李家庄的王婶保留着一沓茶染尿布。孙子出生时,她听 “茶香染坊” 的人说茶染布料天然抑菌,就亲手染了几十块尿布。如今孙子都上幼儿园了,尿布早用不上,王婶却舍不得扔。“你看这颜色,洗了几十遍还是暖暖的黄,比超市买的尿不湿安心多了。” 她常把尿布剪成小块当抹布,擦桌子时总念叨:“这是我大孙子用过的,有念想。”

实践团的小李抽屉里,压着块褪色严重的茶染方巾。那是他第一次学茶染时的作品,当时没掌握好时间,染得又深又不均匀。但这块方巾陪他走过了大学时光,复习时用来垫书,下雨时当简易坐垫。“每次看到它,就想起朱老师蹲在染缸旁教我们‘看色候时’的样子,说染布和做人一样,急不得。” 现在小李成了茶染推广志愿者,总会带着这块方巾去讲课,“它不算成功的作品,却是最好的教材。”

茶染的妙处,正在于它会和生活一起变老。那些被摩挲得柔软的布料,被阳光晒出的浅斑,都是时光留下的印记。就像周阿姨说的:“这茶染的东西,用得越久越亲,就像家里人一样,有温度,有故事。”

相关内容

茶染里的生活絮语

茶染的印记,藏在生活的细碎褶皱里,不经意间就会漾出温暖的涟漪。幸福社区的周阿姨有个茶染布包,是孙女上小学时亲手做的。那时孙女刚学茶染,把布包染得深浅不均,还歪歪...

茶痕缀檐

《茶痕缀檐》竹匾里的茶青晒出白霜时,朱春莲正往陶瓮里续新采的野茶。三个年轻人抱着成卷的生布跨过门槛,布角扫过晾茶架,带起的茶屑在青石板上落得像撒了把碎星。“这瓮...

曲师学子访朱师傅工坊:研学茶染非遗,共探传承新径

暑期,曲阜师范大学“青衿染艺”实践团走进本地老手艺人朱师傅的茶染工坊,以实地研学对话千年非遗,在亲手实践与深度交流中,探寻茶染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之路。推开工坊木门...

茶渍漫窗

《茶渍漫窗》竹匾里的茶青晒出白霜时,朱春莲正往陶瓮里续新采的野茶。三个年轻人抱着成卷的生布跨过门槛,布角扫过晾茶架,带起的茶屑在青石板上落得像撒了把碎星。“这瓮...

茶染竹荫

《茶染竹荫》竹筛里的茶青晒出焦香时,朱春莲正将陈茶渣往陶缸里续。三个年轻人扛着新织的坯布进门,布面扫过竹筐边缘,带起的茶末在青砖地印出细碎的星子。“这缸得泡到竹...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海报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