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在世界防溺水日来临之际,一场以水域安全为核心、融合健康知识科普的专题教育活动面向小朋友们顺利开展。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以提升儿童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为核心,通过系统讲解与互动实践,紧扣世界防溺水日主题,为孩子们筑牢水域安全防线。
作为世界防溺水日系列宣传教育的重要一环,本次活动将防溺水知识作为核心内容重点推进。志愿服务队队员栾佳慧围绕“认识危险、科学应对”的目标,为孩子们系统传授了四大关键水域安全知识点,助力他们在世界防溺水日深化对生命安全的认知。
首先她明确了溺水的具体表现,着重强调其“发生快速且不易察觉”的特性——如溺水者往往无法呼救、挣扎无力,头部可能后仰或部分没入水中等,以此警示孩子们时刻对水域风险保持高度警惕,这也是世界防溺水日倡导“主动识险”的关键所在。针对突遇洪水等极端水域情况,详细讲解正确应对步骤:立即向高地转移、远离电线杆等危险物、坚决不冒险涉水,以及如何利用漂浮物或固定物体等待救援,让孩子们掌握极端环境下的避险逻辑。自救环节中,聚焦“科学保存体力”,传授保持冷静、采用水母漂或仰漂姿势、利用身边漂浮物、适时呼救等实用技巧,呼应世界防溺水日“提升自救能力”的核心诉求。关于救助他人,课程特别强调未成年人“优先保障自身安全”的原则,严禁盲目下水施救,必须遵循“叫(大声呼救)、伸(利用长杆或树枝等延伸物)、抛(投掷漂浮救生圈或绳索)”的科学救援流程,并现场指导孩子们正确拨打急救电话,让“智慧施救”的理念深入童心。
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对溺水迹象识别和洪水避险要点表现出浓厚兴趣,在模拟自救漂浮姿势和岸上间接救援方法的互动环节中积极参与,努力掌握动作要领,切实将世界防溺水日的安全理念转化为实践能力。
活动同时融入儿童常见健康知识科普内容,志愿服务队队员纪丹阳通过趣味谜语引出眼睛保护等主题,延伸讲解了鼻出血处理、牙齿保护等日常健康知识,让孩子们在关注水域安全的同时,兼顾对自身健康的呵护。互动环节中,丰富的小游戏和问答让学习氛围更轻松,孩子们在实践中巩固所学,不仅深化了对世界防溺水日主题的理解,也初步建立了全面的自我保护意识。
此次活动以世界防溺水日为契机,既强化了儿童对水域风险的认知和应对能力,也传递了“安全与健康并重”的成长理念,为孩子们快乐成长增添了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