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茶香染非遗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曹玉林 李富剑 阅读:16 复制标题和网址

在“茶乡”日照的千年茶香中,一项古老技艺正悄然绽放新的光彩。2025年7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走进日照市东港区“无失山房”非遗手工坊,以沉浸式体验为纽带,揭开茶染技艺的神秘面纱,探寻这项非遗在新时代的文化价值与产业动能。

手工坊主理人朱春莲老师介绍,茶染技艺最早可追溯至五代时期,古人用茶汤染纸伪造契约,而日照凭借“南茶北引”的独特地理优势,将茶染与本土茶文化深度融合,形成了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地方特色。

 实践团成员在朱老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了茶染的完整流程:精选日照绿茶与红茶混合熬煮四小时以上,待茶汤浓缩至琥珀色,将折叠捆扎好的棉麻布料浸入其中反复浸染。随着布料在茶汤中不断氧化,深浅不一的茶褐色纹样逐渐显现,如同将茶山云雾凝固在织物之上。这种“天然染色+手工创作”的模式,不仅赋予每件作品独一无二的生命,更将日照绿茶“叶片厚、香气高、耐冲泡”的特质转化为可触摸的文化符号。

日照作为江北最大绿茶产区,茶产业年产值超30亿元,但长期面临产品同质化、文化附加值不足的困境。茶染技艺的介入,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手工坊通过“茶叶深加工+非遗文创”模式,将茶渣、茶梗转化为染色原料,既减少农业废弃物,又延伸了产业链条。其研发的茶染服饰、茶具套组等产品,在文旅市场上溢价率高达300%,成为“茶旅融合”的新爆点。

更具突破性的是,茶染技艺正与现代产业深度跨界。实践团调研发现,日照部分茶企已尝试将茶染技术应用于家居软装领域,开发出零甲醛的茶染墙布和环保板材,而手工坊与高校合作的“茶染数字纹样库”,则为时尚品牌提供了可持续设计方案。这种“非遗+科技+时尚”的融合模式,使茶染从传统手工艺升级为现代生活美学的载体。

面对非遗传承的时代课题,“无失山房”探索出“三位一体”的创新路径:通过短视频平台展示茶染工艺,单条染色过程视频播放量突破500万次;与本地景区合作开设“茶染体验工坊”,年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联合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非遗选修课程,培养青年传承人。这些举措让茶染技艺从“深闺”走向大众,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文化新宠。

正如朱春莲老师所说:“一片茶叶的价值,不仅在于冲泡时的清香,更在于它能染出千年文化的底色。”随着“青衿染忆”实践团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政策建议,日照茶染正以茶香为媒,书写着非遗活化与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相关内容

茶香染非遗

在“茶乡”日照的千年茶香中,一项古老技艺正悄然绽放新的光彩。2025年7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走进日照市东港区“无失山房”非遗手工坊,以沉浸式...

青衿染茶香:曲阜师大实践团探寻日照茶染非遗之韵

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浪潮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与精神基因。2025年6月3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走进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无失...

学子寻踪染雅韵,解锁日照茶染非遗之美

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浪潮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与精神基因。2025年6月3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踏上了前往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

寻茶染古韵,赋青春新章

“茶汁浸布凝雅色,时光染就古韵长。”2025年6月3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踏上了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的土地,开启了一场充实而深刻的暑期“三下乡”社会...

青衿寻艺染茶香,探秘日照茶染非遗】

6月30日的日照,茶香与草木香交织弥漫。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循着非遗文化的脉络,走进日照“无失山房”非遗手工坊,在茶染技艺的浸润中,开启了一场传统...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