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门类,以细腻笔触、严谨构图与丰富色彩,在中华艺术长河占据独特地位。它承载千年文化积淀,于当代语境焕发新生机,曲阜师范大学“匠心传承,手作流芳”实践队,深入宁晋县工笔画小镇调研,探寻其历史、特点与创新发展路径。
踏入小镇,浓厚的艺术氛围扑面而来,墙壁上悬挂的一幅幅精美的工笔画,宛如一段段凝固的历史,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实践队成员走进工笔画实训基地,看到画师们专注创作的身影,不禁被他们的工匠精神所折服。细腻的笔触在宣纸上游走,仿佛不是在作画,而是在雕琢一件稀世珍宝。他们对线条的把控精准到位,每一笔都饱含着对艺术的敬畏与热爱。
图为画师绘制工笔画的过程。通讯员赵子琪供图。
在赵艳文工笔画院,我有幸聆听了工笔画非遗传承人赵艳文先生对宁晋工笔画历史和发展现状的介绍。原来,宁晋工笔画能有今天的成就并非一蹴而就。过去,由于工笔画技艺复杂、成本高昂,传承之路困难重重,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但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投身于这一艺术领域。赵艳文先生坚定传承工笔画的决心,感染着每一位到访者。如今,宁晋已成为知名的工笔画基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文化力量。
参观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了工笔画独特的艺术魅力。其笔法细腻严谨,线条的刚劲与灵动完美融合,无论是人物的神态、花鸟的姿态还是山水的意境,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色彩运用上,遵循“随类赋彩”原则,经过层层渲染,色彩丰富厚重又和谐统一,具有浓郁的装饰性和感染力。在构图方面,讲究疏密、虚实、主次关系,营造出庄重典雅的美感,每一幅画都像是一个独立的小世界,蕴含着无尽的韵味。
图为精美的工笔画作品。通讯员赵子琪供图。
最令我惊喜的是,工笔画在当代正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之路。文创产品的开发让工笔画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工笔画元素的文创礼盒、与扇面结合的创意作品以及小巧精致的工笔画台摆等,既保留了工笔画的艺术精髓,又增添了实用性和趣味性。这些创新形式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让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图为精美的工笔画文创产品。通讯员赵子琪供图。
这次参观学习,不仅是一次艺术的熏陶,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深刻认识到传统艺术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工笔画小镇的画师们用他们的坚守和创新,让古老的工笔画在新时代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我也将带着这份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与敬意,在今后的生活中,努力传播工笔画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这门艺术,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