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陈墨:做“赶早”的科研人和学生的“知心大姐姐”

来源: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党委宣传部 程丹 李华 阅读:100 复制标题和网址

3月7日,经过150余天的产假,贵州黔南科技学院的英语专业教师陈墨再次站上让她“安心”的三尺讲台,重启她的育人生涯。

实际上,陈墨在休产假期间,就已经是学校的“名人”了。

“别人休产假是去生孩子,她不仅拿了两个国家级奖项,一个省级奖项,还作为主持人申报并获批1项省级课题。”陈墨的同事郭世豪羡慕地说。

2023年11月19日,由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语教学与研究协作组和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联合召开的第八届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在杭州举行。经过初赛选拔,共有40余名各省选拔的优秀英语教师进行现场说课及授课展示,由专家评委、教师评委、听课学生三方打分,最终评选出全国说课一等奖6名,二等奖14名。

最终,陈墨凭借优异成绩获得全国二等奖。

此外,她还在2023年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荣获优秀学术论文全国二等奖,摘得第八届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技能大赛暨教学基本功说课组省级一等奖。

纵观陈墨的整个孕期,都在用实际行动证明:一孕不仅不会傻三年,还会闪闪发光。

2023年9月初,陈墨收到所在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多朋的消息:“第八届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报名开始了,这是非常好的平台,请陈老师组织各位老师参赛,鼓励大家踊跃报名。”

作为英语教研室主任,陈墨将相关报名链接和消息发送到英语教师的大群里。

“要不我也试试!”陈墨心想,已经离开讲台三个多月了,确实要找个讲台检验一下自己还会不会上课。于是,她果断报了名,包括说课大赛和论文评选两个项目。

报名后,参赛者需要向大赛组委会提交说课视频和论文。孩子刚满三个月的陈墨,遇到第一个难题:“孩子太小了,随时随地都需要我在身边,我只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备课和写论文。”

此后一个月,在与母亲的配合下,陈墨“见缝插针”“争分夺秒”完成备课和论文写作。问题也随之而来,从未接触过视频拍摄和剪辑的她,要如何完成说课视频的录制呢?如果在学校还能有录播室,课件演示文稿播放也不是问题,但家里录制的话条件有限。

“鸡娃不如鸡自己!”生了小孩后,陈墨总是这么调侃自己。随后,她开始在各类视频软件上检索“在家如何录制课程”“居家课程录制”等关键词,寻找解决办法。最终,在广大网友的“安利”下,她从网上买来了影视剧中抠图常用到的绿色幕布,这样可以实现人物站在幕布前说课,能通过剪辑手段实现演示文稿作为背景进行播放。

独自完成课程录制后,她又跟着视频软件上的剪辑教程,一步一步地学习视频剪辑,完成了说课视频制作。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后,才把作品上传。

11月,好消息传来了。她的论文获评全国二等奖,说课视频获得省级一等奖,并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赛。

“起初只是想证明一孕不会傻三年,没想到走到了现在。”获得说课大赛全国二等奖那天,陈墨在社交平台分享到:“不走出去看不见差距,自反自强,教学相长。”

今年是陈墨从教的第十个年头,在周围人看来,她已经交了一份高分答卷。回望这十年,她觉得走得有些快,但收获了好多。

2014年,陈墨便成为贵州黔南科技学院(转设前为贵州大学科技学院)的一名老师,她与这所学校的齿轮,也从那时开始转动。

最初,她不仅要承担教学工作,还兼任了辅导员。陈墨说,也是那段时间,为她之后与学生无障碍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2017年至今,她围绕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先后发表文章10余篇,参编专著1本;作为主持人或主要参与人申报并获批厅级、校级课题6项;作为主要参与人申报并获批省级“金课”项目1项;2021年至2023年,每年都有她作为主持人申报并获批的省级课题……

说起这些科研成果,陈墨说是“运气好”。再问经验,她说是科研要“赶早”,更要有“执行力”。

2023年11月,贵州省教育厅公示了2023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粤黔专项课题立项名单,陈墨申报的“活动理论视角下民办高校教师共同体教研模式研究与实践”获青年课题立项。

这个项目并不是一帆风顺,这是陈墨磨了三年的成果。从2021年递交申报材料了无音讯,到2022年获批校级课题,再到2023年获批省级课题立项,课题的调研报告从最初的3万字不到,到最终的6万字。这是她在课堂之外的无数个夜晚熬夜,白天抱着电脑在咖啡厅听着人来人往的噪音,无数次修改的结果。

2023年4月28日,离预产期还剩45天时,陈墨终于完成了课题申报。她在社交平台分享到:“终于赶在 ddl最后一刻搞完了。年年都难,今年尤其艰辛,好在有同事小伙伴们互相打气加油,提交的那一刻突然觉得结果没那么重要了,感谢我自己能坚持下来。”

好在,结果令人满意。她的课题成为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粤黔专项课题立项中青年课题立项的五十六分之一。

“教育无小事”是陈墨的工作理念。十年的任教生涯,她觉得满是感动和收获。

她的班级中曾经来过一个2018级通信专业重修大学英语的学生,那是一个腼腆的男孩子,每节课都来,到期末的时候,那个男生单独把她拉到一旁说:“陈老师,这个学期上你的英语课,我好像有一部分还不懂,但是我对英语感兴趣了。”

“当教师总有那么一些时刻会让你觉得是值得的。”陈墨说,教书的意义就是让他们有试错的机会,也能看到他们有所进步。

“墨墨老师上课风格很轻松,比起老师的身份更像好朋友一起交流,十分有趣。”贵州黔南科技学院2020级英语专业学生耿嘉贞曾上过陈墨的英语口语课,她说陈墨是“5G冲浪选手”,深受同学们欢迎。

“有些时候墨墨老师奇怪的脑回路会有令人出乎意料的回答,会引得哄堂大笑,也会给我们抛很多‘梗’,让我们在轻松地课堂环境中也能学习到知识。”耿嘉贞说。

说起上课受学生欢迎的原因,陈墨说技巧就是“了解学生需求。”她经常在网上查看大学生们讨厌的上课方式,然后找到自己的上课方式——不分组,多问答。

“现在很多学生非常反感分组、学生分享,然后老师点评几句的上课方式,觉得老师在‘水课。’”陈墨说,她喜欢在课堂上设置问答环节,延展小课堂,让学生了解更多课堂外的东西,激发他们的兴趣,扎扎实实教知识。

她也是学生迷茫时的知心大姐姐。

同是2020级英语专业的学生闫子腾在准备考研期间便经常咨询陈墨相关问题,她积极给出了在院校、专业选择等方面的意见,帮助他准备考研资料,制定考研计划等。

“她让我迷茫中找到了一条适合我的路。”闫子腾说。

“I can not promise to fix all your problems, but l can promise you will not have to face them alone.”这是陈墨每年教师节都会写下的一句话,她说希望她教过的每一个学生都知道:“我不能保证解决你所有的问题,但我可以保证你不必独自面对它们。”

从学院最年轻的教师,陈墨现在也变成了学院领导口中的“老老师”,让她多带带年轻教师。她感觉自己没有“老”,从“靠别人”到“带人”,有了更高的使命感。

回过十年的教书生涯,走得有些快的陈墨,现在想“慢下来”。

3月6日,贵州黔南科技学院组织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3年立项)开题答辩,同事鼓励陈墨:“今年冲国社!”

“我想把脚步放慢,学习一些新东西,再有所应用。”陈墨说,她今年要在发文的质和量上有所突破,争取向更高级别的刊物投稿成功。

“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这是陈墨的座右铭,她认为,时代的日新月异就是对教师的挑战,因此,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时刻保持对知识的敬畏,才能成为一名新时代的合格教师。

相关内容

梧院学子三下乡:实践乐趣动人心,践行精神添风采

大学生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马玉璇)2024年7月8日,梧州学院“花开半夏青春筑梦”食药基层服务践行团前往梧州市蒙山县文圩镇木护村进行实践活动。此次来到木护村,践行团的...

广东医科大学志愿者开展急救知识宣讲:“救”在身边,共护美好未来

为了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提升救人助人能力,广东医科大学湛城蓝志愿服务队于7月11日在友谊街道文化站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肺复苏(CPR)教学宣讲活动。本...

共享食堂调研记:深入社区食堂,共创社区美好未来

7月6日,我们很荣幸作为衢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食空邻聚,共创未来”逐梦科创社会实践团队——食链先锋队中的一员,参与到了衢州市未来社区共享食堂运营模式和满意度的深入...

走进国之重器,感悟工匠力量

为感受“大国工匠”精神,加强新时代工业认知,了解现代化、智能化工业流水线,传承钢铁精神,点亮奋斗青春,了解攀钢建设情况,追忆攀钢人的光辉历程。在攀钢钒制造部管控...

嘉应学子三下乡:开展心理团辅课堂,让心沐浴在阳光下

(通讯员王于莹)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青年学生社会实践的号召,提升基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帮助青少年提升心理素质,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组建了一支...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