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风再次卷过校园,吹动图书馆前悬铃木肥硕的叶子簌簌作响,如翻动一本即将合拢的书。三年光阴,竟被这风无声卷走,只余下掌中几页薄薄的履历与心头日益沉重的抉择。
记得初踏校门时,那场微雨中的梧桐树尚显青嫩,叶片被雨水洗得发亮,空气里浮动着草木苏醒的气息。彼时目光如新开刃,看什么都新鲜透亮。阶梯教室里流淌过思想的激辩,社团活动中碰撞出友谊的火花,实验室彻夜不灭的灯光映照过年轻而执拗的面庞。我们曾在运动场上为胜利呐喊,在文艺晚会上笨拙又热切地放歌,在图书馆的窗边伴着簌簌翻书声咀嚼知识的味道,在宿舍深夜卧谈里分享过最天真的梦。青春特有的喧嚣与热望,曾如此饱满地充盈在每一寸时光里。
然而时间如流沙,无声无息间,堆积成此刻难以跨越的沙丘。当大四的潮汐悄然漫至脚边,才惊觉自己即将面临人生长街的第一个分岔口。梧桐叶绿了又黄,堆积在脚下,如无数个一去不返的昨日。考研深造,抑或踏入职场?这沉甸甸的问号悬在眉睫,如同迷途于浓雾弥漫的旷野,四面皆有隐约的路,却不知哪一条能真正通向内心渴望的星辰。是继续在书斋里深研学问的脉络,还是跃入社会洪流中击水试炼?每一个选择都像一次对未知的泅渡,令人踟蹰于岸边,反复掂量勇气与方向。
幸而这片园子赋予我们远行的底气。导师眼里的信任,同窗并肩的鼓励,图书馆里每一本被我们翻阅过、勾画过的书籍……它们都悄然沉淀为骨骼中的钙质。未来或许仍如迷雾笼罩的海岸,但手中已非空无一物——我们已在此处学会了思考的深度,磨砺了判断的锋锐,更习得了在困惑中依然保持前行的韧性。
长街尽头,风又扬起。无论下一程是学术的幽谷还是职场的旷野,那被梧桐叶深深浸染的三年韶光,已然成为我们生命原野上最初、也最不可替代的坐标。迷茫也是行囊的一部分,它提醒我们,探索本身即是青春的尊严与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