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三下乡

跨越城乡的情感联结,以温暖改写彼此从短暂相遇到长久牵挂的轨迹

来源:常州大学 韦怡,王小宣,朱菲菲 阅读:108 复制标题和网址

715日的开营仪式上,当志愿者第一次牵起萌萌的手时,萌萌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那是他们的第一次相遇,带着陌生与拘谨。21天后的闭营车上,萌萌紧紧抱着志愿者的胳膊,哭着说:“老师,你明年一定要来啊!”车窗外,孩子们追着校车跑,挥着小手喊“再见”,志愿者看着他们模糊的身影,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这场短暂的支教,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让志愿者与孩子、与乡村,建立起了跨越城乡的情感联结——这份联结,温暖了孩子,也治愈了志愿者;它不是“短暂相遇”后的遗忘,而是“长久牵挂”的开始。

支教刚开始,志愿者和孩子们之间总隔着一层“距离”。志愿者试着跟孩子们聊天,可孩子们大多只是腼腆地笑;志愿者想跟他们一起玩,可他们总显得有些放不开。有天晚上,志愿者在宿舍备课,听到窗外有动静,打开门一看,萌萌和几个孩子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几个洗干净的桃子。萌萌小声说:“老师,这是我家种的桃子,很甜,给你吃。”志愿者接过桃子,心里暖暖的——那是志愿者第一次感受到,孩子的情感,像乡村的阳光一样,单纯又热烈。

从那以后,志愿者开始用“陪伴”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课后,志愿者会跟他们一起跳皮筋、玩“老鹰捉小鸡”;放学路上,志愿者会跟他们一起走田埂,听他们讲村里的趣事;晚上,志愿者会去宿舍陪他们聊天,给他们讲城市的故事。有一次,小宇不小心把作业本弄丢了,急得哭了起来。志愿者没有批评他,而是陪着他一起找,最后在教室的角落找到了。那天晚上,志愿者跟小宇聊了很久,小宇跟志愿者说,爸爸在外打工,一年才回来一次,他很想爸爸,所以每次做作业都很认真,希望爸爸回来能看到。听着小宇的话,志愿者突然觉得,志愿者能做的,不只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做孩子的“倾听者”“陪伴者”,给他们缺失的爱与温暖。

这种情感联结,在一件件小事中慢慢加深。有天志愿者感冒了,上课的时候声音有点沙哑。下课后,萌萌跑过来,把一个装着热水的杯子塞到志愿者手里,还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说:“老师,妈妈说感冒了要多喝热水,吃颗糖就不难受了。”还有一次,志愿者带孩子们去山坡上看星星,小杰突然说:“老师,我把最亮的那颗星星送给你,这样你回到城里,看到它就会想起我们了。”这些小小的举动,像一束束光,照亮了志愿者的支教生活,也让志愿者明白,情感是“双向的”——志愿者用爱温暖孩子,孩子也用爱治愈志愿者。

支教期间,志愿者还认识了村里的李奶奶。李奶奶的孙子小远也在夏令营,她经常来学校看小远,每次来都会给孩子们带些零食。有一次,志愿者帮李奶奶提东西,跟她聊了起来。李奶奶跟志愿者说,小远的父母在外打工,她一个人带着小远,平时很少有时间陪他玩。“自从你们来了,小远每天都很开心,回来还跟我讲课堂上的事,说长大了要像老师一样,去帮助别人。”李奶奶说这些话的时候,眼里满是感激。后来,志愿者经常去李奶奶家做客,李奶奶会给志愿者做乡村的特色菜,跟志愿者讲村里的故事;志愿者也会帮李奶奶做点家务,教小远写作业。这种像“家人”一样的相处,让志愿者在陌生的乡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闭营前几天,孩子们开始偷偷给志愿者们准备礼物。有的用彩纸折了千纸鹤,有的在卡片上画了志愿者的样子,有的还写了歪歪扭扭的“感谢信”。小宇给志愿者画了一幅画,画里有志愿者和他一起在田间观察昆虫,旁边写着:“老师,谢谢你陪我找作业本,陪我看星星,我会想你的。”萌萌给志愿者缝了一个小小的布偶,说:“老师,这个布偶就像我,你想我的时候,就看看它。”看着这些礼物,志愿者心里既感动又难过——志愿者知道,离别很快就要来了。

闭营那天,孩子们的演出格外认真。萌萌唱了一首《虫儿飞》,声音甜甜的;小宇和几个孩子表演了“乡村故事剧”,把他们和志愿者一起经历的事搬上了舞台。演出结束后,孩子们围过来,抱着志愿者们哭,嘴里说着“不要走”“明年再来”。家长们也过来安慰志愿者,李奶奶拉着志愿者的手说:“老师,有空就回来看看,丁花村永远是你们的家。”

离开丁花小学后,志愿者们和孩子们、和家长一直保持着联系。志愿者们会在微信群里分享孩子们的学习照片,给他们寄去课外书和文具;孩子们会给志愿者们发语音,跟他们讲最近的生活:“老师,我这次考试考了90分”“老师,村里的桃子熟了,我给你留着”。有一次,萌萌给志愿者发了一段视频,视频里她和小宇在“小小图书馆”里看书,她说:“老师,我们每天都来图书馆看书,你给我们捐的书,我们都很喜欢。”看着视频里孩子们开心的样子,志愿者突然明白,这份跨越城乡的情感联结,不会因为离别而消失,反而会在时光里慢慢沉淀,成为他们彼此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

这场支教,让志愿者收获的不仅是教学经验,更是一份真挚的情感。它让志愿者明白,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无关城乡、无关贫富,只关乎“真心”——你用真心对待孩子,孩子就会用真心回报你;你用真诚融入乡村,乡村就会用温暖接纳你。这份情感联结,像一条看不见的线,把志愿者和丁花村紧紧连在一起,它温暖了孩子的童年,也让志愿者的人生多了一份牵挂与责任。志愿者知道,无论自己走多远,丁花村的阳光、孩子们的笑容,都会永远留在心里,成为前行路上最温暖的力量。

丁花小学支教活动照

相关内容

乡村支教推动公益精神火种从个人参与实现群体传承

7月15日的开营仪式上,当主持人介绍“赤橙公益丁花支队”的志愿者时,志愿者心中满是“个人奉献”的想法——他觉得自己只是“来做一次公益”,完成一次“个人体验”。可21天...

跨越城乡的情感联结,以温暖改写彼此从短暂相遇到长久牵挂的轨迹

7月15日的开营仪式上,当志愿者第一次牵起萌萌的手时,萌萌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那是他们的第一次相遇,带着陌生与拘谨。21天后的闭营车上,萌萌紧紧抱着志愿者的胳膊,哭...

家校联动以行动消弭陌生隔阂,为乡村教育架起携手同行新桥梁

7月15日的开营仪式上,当丁花小学校长提及“希望家长们多支持夏令营活动”时,台下家长大多只是沉默地点头。负责家校沟通的志愿者能清晰感受到空气中的“距离感”——不少家...

“丁支花香”志愿者落地了从 “照搬城市” 到 “扎根乡村” 的课程创新实践

7月15日的开营仪式上,支队长唐梅在介绍夏令营活动安排时提出“要结合乡村特色设计课程”,彼时作为教科学的志愿者,脑海中还满是城市里流行的“STEM课程”与“实验教具...

乡村孩子实现从沉默自卑到自信表达的成长蜕变

开营仪式上,主持人邀请孩子们上台分享“对夏令营的期待”,台下一片寂静。志愿者注意到,坐在角落的小宇把头埋得更低,双手紧紧攥着衣角——这是志愿者第一次见到小宇,他...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海报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