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子三下乡:舞龙传承焕活力,古街乡情共绵延
2025年7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青溯文脉·岩续乡情”实践团奔赴重庆市北碚区偏岩古镇,开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旅。实践中,团队成员深度接触当地舞龙文化,在探寻传统文化脉络的同时,也为乡村文化传承注入青春动能。

偏岩古镇,依傍山水,古色古香的街巷间,沉淀着悠久的历史与浓郁的民俗风情。舞龙,作为当地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符号,承载着古镇居民对生活的美好祈愿与文化认同。实践团抵达古镇后,便将目光聚焦于这一传统民俗,期望通过深入调研与亲身体验,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助力其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在古镇的一处开阔场地,实践团成员有幸目睹了当地舞龙队的精彩表演。伴随着激昂的鼓点,色彩斑斓的龙身上下翻腾、左右穿梭,时而如潜龙在渊,时而似飞龙在天,灵动的姿态与磅礴的气势,瞬间攫住了成员们的目光。那精心制作的龙具,从龙头的活灵活现到龙尾的飘逸灵动,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手艺人的匠心。表演结束后,舞龙队的老师傅热情地向实践团介绍舞龙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舞龙在咱们这儿流传了好多年,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都少不了它,这是咱们古镇的根呐。”老师傅的话语,让成员们深刻感受到舞龙在当地文化生态中的重要地位。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舞龙文化,实践团成员主动向舞龙队的师傅们请教学习。从基本的舞龙步伐,到如何配合鼓点让龙“活”起来,成员们在师傅的耐心指导下,一步步尝试。起初,成员们手持龙具,动作生硬,难以展现出龙的神韵。但经过反复练习,他们逐渐掌握了技巧,当手中的龙随着鼓点流畅舞动时,成员们真切体会到了舞龙艺术的独特魅力,也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不易有了更深的感悟。

除了学习舞龙技艺,实践团还围绕舞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展开调研。通过走访古镇居民,成员们了解到,随着时代变迁,年轻一代外出务工,舞龙队面临着人员老龄化、传承断档的困境。同时,在旅游开发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商业需求与文化本真,也是当地舞龙文化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实践团成员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与当地文化部门、舞龙队成员展开讨论,为舞龙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出谋划策。他们建议利用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手段,扩大舞龙文化的传播范围,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同时,在古镇旅游项目中,打造特色舞龙表演与体验活动,让游客在感受古镇风情的同时,深入了解舞龙文化。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的学子们以舞龙文化为切入点,不仅近距离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文化传承贡献了青春力量。在偏岩古镇的这段时光,成为他们大学生涯中一段难忘的经历,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相信在更多青年力量的参与下,像舞龙这样的传统文化,定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继续闪耀光芒,维系着乡村的文化根脉与浓浓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