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深圳)智能学部宣】(图文/邢泽宁、崔婧、王乔阳)“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2025年8月2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红途寻迹,青春励行”实践团循着《八路军军歌》的雄浑旋律,踏上了前往百团大战纪念馆的旅程。他们怀揣着对军歌里烽火征程的敬仰,对八路军百团大战壮举的追念,循着抗战岁月的印记,开启了一场追溯军民同心历程、触碰民族精神内核的红色之旅。
1. 展馆内:战歌战史聚同心
展馆内,“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的激昂回响与百团大战的战史场景交相辉映,引领着实践团成员走进1940年那段壮阔岁月——这场由八路军发起、参战规模达百团的大型抗日战役中,军民携手御侮、浴血奋战的历史长卷,在实物与史料的交织中愈发清晰可触,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中华儿女面对强虏时的英勇无畏与团结一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唱《八路军军歌》
通过图文展板、实物遗存、战例复原等形式,馆内系统再现了正太铁路破袭、东团堡伏击、榆辽坑道战、狮脑山高地争夺战等典型战例。其中,狮脑山六昼夜鏖战复原场景令成员们动容:弹坑就是掩体,菜汤就是军粮,战士们在极端困苦中的坚守,与军歌中 “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的歌词形成强烈共鸣。
2. 馆内馆外:史料英名与丰碑共铸魂
珍贵的历史照片、战士遗物、作战图纸,让成员们系统了解了百团大战的战略背景、战术部署和历史意义。展墙上,董天知、李林等百团大战中牺牲的烈士名录静静排列,他们的事迹让“人民战争”的内涵愈发深刻。“军歌里的‘我们’,是千千万万为民族而战的中国人。”有同学在展后分享中感慨。
馆外,四十米高的百团大战纪念碑如尖刀刺向苍穹,二百七十八米长城墙象征军民共筑的胜利防线,恰与《八路军军歌》“钢刀插在敌胸膛”的歌词呼应。实践团成员驻足瞻仰,在这片曾烽火连天的土地上深悟和平之重,纷纷表示将以先烈为范,坚定信念、勇担使命,让红色精神融入学思践悟。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百团大战纪念碑前合影
3. 三晋大地:红途上的精神接力
从太行纪念馆的地道战歌声到百团大战纪念馆的八路军军歌回响,实践团以“歌声为引、器物为证、精神为魂”,在历史场景中重温峥嵘岁月,读懂了军民同心、智勇抗争的民族精神密码。
此次山西之行,让实践团成员深切体会到:抗战胜利的火炬,正是战士与百姓以无数微光汇聚而成 —— 将军运筹帷幄的谋略、士兵冲锋陷阵的勇猛、百姓倾囊相助的赤诚,在烽火中熔铸成不可战胜的民族力量。大家纷纷表示,将带着这份穿越时空的精神共鸣砥砺前行,让红色基因在青春奋斗中永续传承,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军民同心的新篇章!
从抗战歌声中汲取精神伟力,于实践征程中追寻先辈足迹,“红途寻迹·青春励行”实践团,步履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