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三下乡

湖北师范大学校领导慰问“爱童行”暑期支教实践队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 邹早 阅读:34 复制标题和网址

7月25日上午,湖北师范大学团委书记刘晓光、历史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黎哲、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杨丽一行,来到“爱童行”实践队支教地点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第二实验初级中学华桂校区,实地慰问实践队全体队员,了解支教课程开展情况,关切队员生活状况,为酷暑中坚守岗位的师生们送来关怀与鼓励。

操场观训:拳脚间的成长印记

清晨的阳光洒满操场,七年级学生的呼号声划破宁静。实践队员苏家鑫正带领学生开展技能训练,他身着白色实践队服,额角挂着汗珠,却始终保持着挺拔的站姿。“出拳要快,收拳要稳,注意脚下重心!”苏家鑫一边示范,一边纠正学生动作。

阳光下,孩子们的动作逐渐整齐划一:基本格斗练习中,握拳、出拳、格挡的动作充满力量,每一次发力都伴随着清脆的呼喝;拳术对练时,两人一组的协作攻防灵动十足,时而侧身闪避,时而同步出拳;捕俘刀训练更是气势如虹,三十余名学生手持道具刀,劈、砍、刺的动作刚劲有力,刀身反光与朝阳交相辉映,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注意刀刃朝向,手腕要灵活!”苏家鑫走到队伍前排,手把手调整一名女生的握刀姿势,指尖划过她的手腕,帮她找到发力点。女生咬着嘴唇反复练习,直到动作标准才露出笑容。这一幕被刘晓光看在眼里,他轻声对身边的黎哲说:“把专业技能转化为教学能力,这就是实践的意义。”

训练结束后,苏家鑫擦着汗说:“这些孩子基础薄弱,但悟性很高。我们每天加练半小时,从协调性练起,现在能有这样的效果,离不开他们的坚持。”黎哲在一旁点头:“体育教育不仅是练动作,更是练意志,你们做得很好。”

趣味课堂:历史里的生动对话

八年级教室的窗帘半掩,挡住了部分暑气,却挡不住室内的热烈氛围。实践队员刘欣阳正在上趣味历史课,讲台上的白板上贴着“楚汉相争”的简笔画,她手里举着自制的“刘邦”“项羽”卡通手偶,正演绎“鸿门宴”的故事。

“谁知道樊哙闯帐时说了什么?”何紫妍举起“樊哙”手偶,做出怒目圆睁的样子。角落里的男生李跃猛地站起来:“我知道!他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话音刚落,教室里爆发出掌声。刘欣阳笑着递给他一张历史人物卡片:“答对了!这张‘樊哙’卡送给你,集齐五张可以换纪念品哦。”

这样的互动游戏是课堂的常态。刘欣阳告诉来访的领导,为了让枯燥的历史知识活起来,队员们提前两周备课,把“商鞅变法”设计成“政策辩论会”,把“丝绸之路”变成“贸易模拟游戏”。“比如讲‘张骞出使西域’,我们让孩子们扮演张骞、西域国王、商队,通过情景剧理解历史事件。”

刘晓光看着课堂上踊跃举手的孩子,轻声问刘欣阳:“这些互动设计是怎么想到的?”刘欣阳说:“我们团队有历史、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社会工作的队员,大家一起painstorm,把专业知识融合起来。比如旅游系学生负责画手偶和场景,历史生写剧本,再结合孩子们的认知特点调整难度。”

成果展前:点滴里的教学匠心

教学成果展设在教学楼大厅,十余块展板一字排开,像一本摊开的支教日记。第一张照片里,七年级学生围着实践队员曹慧婷做手工,他们手里的彩纸在她指导下变成了小兔子、小房子;另一张照片记录着“科学小实验”课的瞬间,孩子们盯着浮在水面的鸡蛋,眼里满是好奇。

“这是七年级学生的‘我的家乡’手抄报。”实践队员邹早指着一叠作品向领导介绍,“我们让他们画家乡的风景、写家乡的故事,再教他们用方言朗读,既练了绘画和写作,又加深了对家乡的感情。”刘晓光拿起一张画着长江大桥的手抄报,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我长大要建更美的桥”,他笑着说:“这些作品里藏着教育的温度。”

手工作品区里,一个用废旧纸盒做的“垃圾分类站”格外显眼,纸盒上贴着孩子们画的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标志。“这是我们结合环保课做的实践作业。”邹早解释道,“孩子们先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再动手制作,最后在校园里搞‘垃圾分类小卫士’活动,把知识用到了实处。”黎哲拿起“垃圾分类站”仔细看了看:“把专业知识和生活实践结合,这样的教学很有意义。”

宿舍走访:关切里的暖心叮嘱

队员宿舍在教学楼旁的小楼里,走进男生宿舍时,刘晓光先是看了看墙上的温度计——32℃。“风扇够不够用?晚上热不热?”他问正在整理教案的队员们。实践队员吕鑫指着窗边的两台风扇说:“够用的,我们还备了藿香正气水,每天都喝。”

宿舍里,六张上下铺的床整齐排列,空床位上堆着教案和学生作业,角落里放着几个西瓜——那是当地村民送来的。“村民们特别热情,昨天还有阿姨送来了自家种的黄瓜。”队员苏家鑫说。杨丽打开队员的衣柜,看到里面叠着整齐的实践队服,笑着说:“生活上有任何困难都要及时说,学院和学校是你们的后盾。”

“你们年轻人火力壮,但也不能大意。”刘晓光拿起桌上的作息表,上面写着“7:00起床,21:00熄灯”,他叮嘱道,“支教辛苦,但一定要保证睡眠,只有你们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们。”队员们纷纷点头,苏家鑫说:“谢谢书记关心,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

殷殷嘱托:期望里的青春力量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刘晓光看着实践队员们说:“这几天的走访,我看到了你们的用心——课堂上的创意、成果里的巧思、和孩子们相处的真诚,这些都是最宝贵的收获。”他话锋一转,强调:“安全是所有工作的前提,既要关注孩子们的课堂安全、活动安全,也要注意自身的饮食安全、出行安全,每天的安全报备不能少。”

黎哲补充道:“你们来自不同学院,把历史、教科、旅游等专业特色融入支教,这种跨学科协作很有亮点。希望你们继续挖掘专业优势,让课程更有吸引力。”随后她鼓励队员们:“支教不只是付出,更是学习。孩子们的纯真、基层的实际,都会成为你们成长的养分。”

实践队队长邹早代表队员们表态:“领导的关心让我们特别受鼓舞。我们会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继续打磨课程,用专业和爱心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队员苏家鑫也说:“看到孩子们的进步,觉得所有辛苦都值得。我们会记住这份嘱托,把支教工作做好。”

夕阳西下时,慰问一行结束。操场上,孩子们还在练习捕俘刀,口号声里满是朝气;教室里,队员们正在修改明天的教案,灯光下的身影格外专注。这个夏天,青春与童真的相遇,在领导的关怀中,正绽放出更动人的光彩。

(通讯员:邹早)

相关内容

湖北师范大学校领导慰问“爱童行”暑期支教实践队

7月25日上午,湖北师范大学团委书记刘晓光、历史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黎哲、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杨丽一行,来到“爱童行”实践队支教地点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第二实验初级中学华...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