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强就像我们的书包,装得越满越有力量!”7 月 22日上午,在青龙泉小学的支教课堂上,志愿者老师用书包作比喻,给 20 余名小学生讲解“富强”二字的含义。这堂以“24 字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支教课,通过故事、游戏和动手实践,让抽象的价值观变成了孩子们能听懂、能参与的成长课。
为了让小学生理解“24 字核心价值观”,支教团队提前两周设计课程。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老师们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拆解成生活化的场景:讲“民主”时,让孩子们投票决定课堂游戏的规则;说“和谐”时,通过小组合作搭建积木房子,体会“大家一起出力才好看”;谈到“诚信”,则用 “狼来了”的故事延伸出“借橡皮要还”“不撒谎才能当好朋友”的道理。

图为志愿者老师讲解“富强”含义
课堂上,“价值观闯关”环节成了最热闹的时刻。在“文明小使者”关卡,孩子们拿着画笔给卡通人物“补”上礼貌用语对话框;“友善接力赛” 中,大家通过传递写有暖心话的纸条,理解“互助”的意义。当志愿者问到 “爱国是什么”时,三年级学生小林举着自己画的五星红旗说“是每天认真升国旗,也是好好学习,以后建设祖国。”

图为志愿者老师为孩子们讲解习主席提出的思想
“比起背诵文字,我们更希望价值观能像种子一样,在孩子们心里生根。” 支教团队负责人表示,课程结束后,孩子们还会参与“价值观实践日记”活动,记录自己帮助同学、节约文具等小事。校方也反馈,这样的课堂让孩子们不仅记住了 24 个字,更在行动中懂得了“怎么做才是好孩子”。
据了解,本次支教活动将持续开展系列价值观课程,通过结合绘本阅读、情景剧表演等形式,让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小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为他们的成长埋下向上向善的种子。(文字/摄影:王者 姚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