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学生课外实践体验,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武汉东湖学院星火计划志愿服务队于2025年7月22日在郧阳区杨溪铺镇青龙泉小学开展以“自制火箭飞上天”为主题的课外实践课程。此次课程将抽象的物理原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实践体验,让学生在裁剪、组装、发射的过程中,触摸科学的温度,点亮探索的星光。

图为老师讲解水火箭原理
活动前期,志愿者团队精心筹备,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准备了塑料瓶、硬卡纸、胶带、打气筒等材料,并由专业教师进行流程设计与安全培训。活动伊始,科学教师以“火箭升空的秘密”为切入点,通过动画演示、实物讲解等方式,向学生普及反作用力、气压原理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水火箭依靠水与压缩空气的反推力量实现升空的科学原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制作环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开展制作。从裁剪尾翼、固定箭体到调试重心,每一步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过程中,各组学生分工协作,有的负责测量瓶内注水量,有的专注于尾翼对称度调整,有的则对箭体进行创意装饰。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在制作中遇到的“尾翼固定不牢”“重心偏移”等问题进行现场演示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关键技巧。

图为老师带领制作水火箭
发射环节在学校操场有序进行。学生们将制作完成的水火箭固定在发射架上,依次进行注水、密封、加压操作。随着“3、2、1——发射”的指令下达,压缩空气推动水从瓶口高速喷出,水火箭瞬间升空,最高飞行高度达15米,赢得现场阵阵欢呼。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记录不同注水量、气压值下的飞行数据,鼓励学生分析数据差异,探究影响飞行效果的因素,培养科学记录与分析能力。

图为水火箭放飞过程
此次水火箭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做中学、学中思”的方式,不仅让学生直观理解了物理原理,更锻炼了动手实践、团队协作与问题解决能力,为学生搭建探索科学、展示自我的平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