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三下乡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河洛文脉·薪火相传”中华文化传承团探秘洛阳博物馆——溯源文脉传非遗

来源: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丁欢欢 阅读:24 复制标题和网址

大学生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丁欢欢)

近日,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河洛文脉·薪火相传”中华文化传承团走进洛阳博物馆,以“溯中华文脉·传非遗薪火”为主题,开展深度文化研学、非遗访谈与高校交流活动。实践团通过沉浸式学习与跨代际对话,探索河洛文明与徐州文化的深厚渊源,弘扬洛阳宫灯非遗魅力,书写新时代青年文化传承的担当。

图为“河洛文脉・薪火相传”实践团成员与洛阳博物馆的合照 通讯员 刘静雯 摄

寻根问祖,河洛文脉与两汉共鸣  

上午,专业讲解员老师引领实践团深入河洛文脉一、二展厅,开启文化寻根之旅。在研学过程中,团队成员们惊叹于河洛文化的丰富性以及徐州两汉文化的相似性。展厅中的陶俑造型——从冠冕纹饰到姿态神韵,与徐州汉墓出土文物如出一辙;青铜器铭文的笔法布局,更与两汉碑刻共享同源基因。这印证了中华文明南北交融的千年脉络,彰显文化一体的强大凝聚力。实践团成员通过对比分析,梳理出文案相同、作品类似的核心证据,深化了对中华文化同源性的认知。

图为实践团在洛阳博物馆河洛文脉展厅研学图 通讯员 杜坤 摄

对话非遗,宫灯故事跨代际传扬  

实践团聚焦“洛阳宫灯”非遗主题,在博物馆开展多维度路人采访,实现文化传承的破圈对话。童心点亮宫灯梦:采访小学生时,她兴奋地说:“最爱兔子灯!妈妈说,元宵节挂宫灯是洛阳人的传统,像星星一样照亮全家。”

图为实践团采访小学生的场景图 通讯员 王苏玉摄

专家解密宫灯史:专业讲解员老师科普了洛阳宫习俗:“宫灯不仅是灯具,更是文化符号。洛阳人每年3-4月会举办‘宫灯节’,通过灯会游行、非遗市集传承习俗,体现‘万家灯火共团圆’的民俗精神。”

图为实践团采访讲解员老师的场景图 通讯员 杜坤 摄

国际传灯播火种:采访德国友人时,实践团科普宫灯文化。外国友人了解到洛阳宫灯后感叹:“宫灯太美了! 。”同时认为实践非常有意义!

图为实践团采访国外友人的场景图 通讯员 王苏玉 摄

校际携手,高校共议传承新篇

实践团与华中农业大学文化团展开深度交流,碰撞创新火花。双方分享实践心得:科文学院团队介绍河洛文化研学成果,华农团队则贡献“非遗保护”经验。

图为科文学院“河洛文脉・薪火相传”中华文化传承团与华中农业大学实践团合影 通讯员 刘静雯 摄

在洛阳博物馆的光影流转中,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河洛文脉・薪火相传”中华文化传承团的实践之旅,早已超越了一场简单的研学活动。从陶俑纹饰与两汉文明的跨时空共鸣,到宫灯故事在童心、专家与国际友人之间的多维传递,再到高校携手共探非遗传承的创新路径,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文化的生命力,既藏在千年文脉的基因里,更显在当代青年的行动中。

撰文 | 丁欢欢

图片 | 刘静雯、杜坤、王苏玉

一审 | 董玉会

二审 |丁欢欢

三审 | 周鸣笛、董思萱

相关内容

六十年竹篾凝匠心,一盏宫灯续文脉 —— 江苏师大科文学院传承团践行中华文化传承使命

大学生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丁欢欢)2025年7月10日,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河洛文脉·薪火相传”中华文化传承团奔赴洛阳,对话75岁宫灯非遗传承人任玉章,开启“守灯·传...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河洛文脉·薪火相传”中华文化传承团探秘洛阳博物馆——溯源文脉传非遗

大学生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丁欢欢)近日,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河洛文脉·薪火相传”中华文化传承团走进洛阳博物馆,以“溯中华文脉·传非遗薪火”为主题,开展深度文化...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