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 | 花草为画 纸映千秋
中秋将至,灯暖情长。8月25日,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为翡翠外滩社区的同学们带来了一节趣味盎然的花草纸灯课程。柔和的宣纸浸润过草木的呼吸,细碎的花叶在灯面上定格成永恒的姿态,犹如将一整个清秋的灵韵封存于光影之间。当带着自然纹理的成品花草纸灯被展示出来时,孩子们的目光瞬间被紧紧吸引,眼中满是对这门传统手作技艺的好奇与期待。
花草为画,纸灯承情。课堂上,队员熊露先带领同学们认识制作花草纸灯的基础材料。从形态各异的干花、绿叶,到古朴的灯座与模具,每一件材料都仿佛带着自然的呼吸,引得大家忍不住伸手触摸,感受纹理间的温度与故事。随后,她娓娓道来花草纸灯的制作奥秘——从“铺纸浆、贴花草、定形状、装灯座”的细致步骤,到花草搭配的色彩韵律与图案设计的虚实意境。她以轻柔的指引,点亮每个人心中创作的星火,让灵感如秋叶般纷扬绽放。
指尖流光,纸映千秋。讲解刚一结束,同学们便迫不及待地拿起材料,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平日里活泼好动的他们,此刻都沉浸在自己的“光影小世界”里:有人仔细挑选叶片,一心想要在灯罩上拼出精巧对称的图案;有人将花瓣错落叠放,试图营造出朦胧渐变的诗意;同组伙伴间也低声交流,认真讨论叶片的角度、花瓣的层次——这一刻,专注的沉默与灵感的碰撞交织,仿佛能听见创造悄然生长的声音。偶尔遇到纸浆难以铺匀、花草不易贴稳的难题,同学们便会轻声请教一旁的队员,在她们的点拨下一次次尝试,指尖渐渐生出了耐心与默契。
有几位同学还巧妙地利用掉落的小花,在灯罩边缘点缀出精致的装饰,每一双摆弄纸浆与花草的手,都在用心构建着独一无二的光影艺术品。
以灯为媒,传递匠心。在队员熊露看来,花草纸灯制作不仅是一门手作课程,更是一次与传统对话的美育实践。指尖触碰的不仅是纸浆与花草,更是绵延千年的造物智慧;灯面上铺展的,不仅是色彩与构图,更是中国人对自然时序的细腻感知。同学们在专注铺纸、细致贴花的过程中,习得的是耐心与匠心,唤醒的是对天地万物的体察与热爱。当一盏盏纸灯渐次亮起,温暖的不仅是房间,更是一颗颗被传统之美浸润的心灵——它们将在光影交错间,继续生长出文化的自信与创造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