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体育学院坚持以专业为基、以服务为本,积极组织多支实践团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进企业、社区、家乡和基础教育一线,学生将课堂所学运用于实践,在服务社会、贴近群众的过程中锤炼意志、提升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真正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一、传承匠心精神,感悟劳动荣光
暑期以来,体育学院“匠心筑梦”实践团队走进镇江市劳模工匠馆,通过参观“匠心筑梦”“时代先锋”等主题展区,深入了解劳模事迹与工匠精神。队员们在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影像前驻足凝望,从平凡中见卓越,在对话中悟初心,深刻体会到踏实专注、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二、发挥专业特长,服务体育民生
7月至8月,体育学院“体社融合”实践团奔赴飞凡鸽体育、马尔体育等多家合作单位开展篮球、游泳、网球等项目的教学与服务,协助培训青少年。同学们不仅协助教练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参与防溺水安全教育,还执裁企业职工比赛,全面投入体育服务的各个环节,在实战中巩固专业知识,提升教学与组织能力,获企业高度认可。其中,“泳动青春”实践团聚焦公益游泳教学,针对6-16岁青少年开展差异化课程,为百余名青少年提供安全培训,用专业守护暑期安全。此外,更有两名体院学子闪耀“苏超”,为镇江而战,在赛场上以青春热血续写城市辉煌篇章。

三、深入社区乡村,温暖百姓心田
7月-8月,“返家乡”实践团成员赴盘锦市兴隆台区参与政务实践、社区服务、扶弱助残、文化宣传等公益活动。他们帮助独居老人打扫居所、整理物品,教学老人使用智能设备,结合走访调研提出建立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言,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科普启蒙与文体融合,助力青少年成长
6月底,体育学院联合生物技术学院开展“启航科学新征程,共筑青春科技梦”志愿服务活动,带领初高中学生走进校史馆与体育体验区。队员们以朋辈视角讲解校史科研故事,指导飞镖、高尔夫等运动,将科学原理融入体育实践,激发青少年对科学与体育的双重兴趣,搭建跨学段互动与素养培育的桥梁。
呵护幼童成长,践行体教融合
此外,“青禾守护团”还走进镇江市爱乐思幼儿园,开展幼儿体育启蒙实践。同学们设计趣味游戏与户外锻炼,将运动理论与幼儿体能训练相结合,助力幼儿健康成长。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沟通与组织能力,也探索了学前体育教育创新模式,为推动体教融合提供基层经验。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系统整合劳模精神教育、专业服务实践、科普文体活动、社区志愿服务与幼儿体育启蒙,充分体现体院学子“学用结合、服务社会”的实践导向。今后,学院将继续深化“体社融合”实践模式,引导学生在服务中成长,在奉献中成才,为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持续青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