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暖阳正好,我们循着草木清香,在巷弄深处找到了这家藏着老手艺的茶染工坊。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清苦温润的香气扑面而来,瞬间将人拉入晨露浸润的茶山意境中。
老锅里的时光滋味
工坊中央,朱师傅正守着一口冒热气的铁锅。清明前采的茶芽在沸水中翻滚舒展,像雀羽展翅,蒸汽裹挟着绿茶香向上飘散,在他花白的发间凝成水珠,顺着脸颊滑落。“来得巧,新一锅染汁刚好”,他转身时,掌心深浅不一的茶渍透着岁月痕迹,笑起来眼角皱纹里仿佛都藏着茶香。
染缸里的颜色魔法
青砖地上的染缸缸沿光滑发亮,显然已用了许多年。当洁白棉布被浸入染汁,我们都屏住了呼吸:黄绿色像活物般顺着布纹游走,转眼就将棉布染成茶山的颜色,连窗棂透进的阳光光斑,都像被揉进了织物纹路里。朱师傅捏着布角翻转的手势,和墙上老照片里穿粗布衫的老人如出一辙——照片里还是这口染缸,只是背景的茶山那时还没铺石板路,满是旧时光的朴拙。
手心的温度记忆
“固色得等65度”,朱师傅用手背贴了贴缸壁,语气笃定。我们掏出温度计较对,他却摆摆手,指腹蹭过布面留下浅褐印记:“手比温度计准,这温度是三十年摸出来的。”说这话时,他眼里有自豪,也有藏不住的忧虑:这靠手心温度记忆的手艺,能传到下一代吗?
传承的种子在发芽
离开时,每个人都带了块茶染方巾。如今瞥见那抹温润黄褐,总会想起朱师傅搅茶汁的背影,也记得同行年轻人说“要让茶染住进日常”时发亮的眼睛。这方布上的茶香,不只是草木气息,更是传统与青春相遇时,悄悄埋下的传承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