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治理不断深化、各类知识科普与安全宣传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曲阜师范大学“寻杏坛校史韵,传阙里万古光”实践队怀揣着用所学服务社会、以实践锤炼自我的热忱,组织开展了这场集市宣传社会实践活动。集市作为城乡居民生活交流的重要场所,人员流动大、覆盖群体广,是知识传递、理念传播的优质平台。我们期望借此机会,将实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同时在实践中磨砺青春,收获成长。
经过团队多次研讨,结合当下社会关注热点与群众实际需求,我们选定以“安全知识进万家,文明理念入人心”为核心主题,涵盖反诈防骗、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内容。这些知识与百姓日常息息相关,能切实解决生活中的潜在问题。团队成员查阅大量资料,结合本地实际案例,制作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和展板。同时,准备小礼品,如印有安全标语的环保袋、书签等,吸引群众参与,提升宣传效果。
活动当天,我们早早来到集市,与提前沟通好的管理方协作,在集市入口显眼处搭建宣传摊位。布置好展板,摆放好宣传资料与小礼品,身着统一志愿服装的我们,带着期待与热忱,准备迎接来往群众。集市热闹起来后,我们主动走向群众。遇到驻足展板前的老人,同学耐心用方言讲解反诈案例:“大爷,您看这种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就说您涉嫌违法,让您把钱转到‘安全账户’,这肯定是假的,千万别信!” 面对围过来的摊主,我们分享食品安全小贴士:“大姐,您卖的熟食,一定要注意储存温度和保质期,别让顾客吃坏了肚子,咱也能少些纠纷。”
活动中,我们发放宣传手册500余份,覆盖群众超千人。不少群众反馈,之前对一些诈骗手段、安全隐患了解不深,经过我们讲解,现在心里有底了。一位经常骑电动车的大叔,当场就表示以后一定戴头盔,还说要给家里人也讲讲这些知识,起到了 “以点带面” 的传播效果。
对团队成员而言,这是一次宝贵的成长契机。同学们在与不同年龄段、不同背景群众沟通中,锻炼了语言表达与共情能力,学会把专业知识转化为 “接地气” 的话语。从最初面对群众的紧张生涩,到后来能自如答疑、交流,大家在实践中突破自我。团队协作也更紧密,从筹备时的分工协作,到活动中相互补位支持,凝聚力大幅提升。
未来,我们计划制作更贴合老年群体的 “大字版”“漫画版” 宣传资料;延长活动时间,或设置 “线上答疑” 后续环节,持续为群众服务;深入调研不同群体需求,定制专属宣传内容,如针对摊主的 “经营安全与权益保障” 专题,提升宣传精准度。
我们希望将这类集市宣传活动常态化、品牌化,不仅在本地集市开展,还能拓展到周边乡镇集市,形成系列实践项目。同时,与社区、学校等合作,构建 “宣传 + 实践 + 反馈” 闭环,让社会实践真正成为连接校园与社会的桥梁,用青春行动持续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让更多群众受益,也让我们在服务社会中实现更饱满的成长。这场集市宣传社会实践,是青春与社会的一次深度对话。我们用脚步丈量民生,用行动传递知识,在收获群众认可的同时,也明晰了自身责任与成长方向。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实践为笔,书写更有温度、更具价值的青春篇章,让社会实践的火种,在服务社会的道路上越燃越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