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学的种子遇上生动有趣的浇灌,便能在孩童心中生根发芽。曲阜师范大学 “寻杏坛校史韵,传阙里万古光” 实践队深知科普教育对孩童成长的重要性,近期,他们走进当地幼儿园和小学,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趣味物理实验科普演讲,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物理的奇妙魅力。实践队的队员们在活动前做了充分准备,精心挑选了一系列适合小朋友理解和参与的物理实验。这些实验不仅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更充满了趣味性和视觉冲击力,能瞬间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

活动伊始,队员们以一个 “会跳舞的盐粒” 实验拉开了序幕。他们将保鲜膜紧绷在碗口,在上面撒上一些盐粒,然后对着盐粒大声说话。当孩子们看到盐粒随着声音的节奏跳动起来时,一个个瞪大眼睛,脸上写满了惊讶与好奇。队员们趁机向孩子们讲解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原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孩子们明白,原来平时听到的声音背后还有这样的科学奥秘。紧接着,“水的浮力” 实验登场。队员们准备了一个透明的水盆、一些不同重量的小物件,如小木块、小石子、塑料玩具等。他们让孩子们亲手将这些物件放入水中,观察哪些会浮起来,哪些会沉下去。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参与,在亲手操作的过程中,直观地感受到了浮力的存在。队员们则在一旁引导,告诉孩子们浮力与物体重量、体积的关系,让他们在实践中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神奇的磁铁” 实验更是让孩子们兴奋不已。队员们拿出各种形状的磁铁和一些小铁钉、回形针等物品,演示磁铁如何吸引这些小东西,以及磁铁两极之间 “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的现象。孩子们拿着磁铁在桌子上摆弄着,看着小铁钉被磁铁 “指挥” 得团团转,笑得合不拢嘴。有个小朋友还好奇地问:“哥哥姐姐,磁铁为什么能吸东西呀?” 队员们耐心地解释道,磁铁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叫做磁力,就像一个看不见的小手,能抓住铁做的东西。在整个科普演讲过程中,实践队的队员们始终保持着亲切、活泼的语气,不断与孩子们互动交流。他们设置了问答环节,鼓励孩子们积极提问和发言。对于孩子们天马行空的问题,队员们都给予了认真的解答,即使有些问题超出了本次科普的范围,也会引导孩子们去思考和探索。活动接近尾声时,队员们还为孩子们发放了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小工具,如放大镜、小风车等,并告诉他们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更多有趣的物理现象。孩子们拿着小工具,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纷纷表示长大后也要像哥哥姐姐们一样,去探索科学的奥秘。此次曲阜师范大学 “寻杏坛校史韵,传阙里万古光” 实践队开展的趣味物理实验科普演讲活动,不仅让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到了物理知识,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也展现了实践队队员们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相信这些播撒在孩子们心中的科学种子,在未来一定能茁壮成长,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