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调研油茶林种植现状及生态套种可行性,近日,邵阳学院农林生态学院与药学院联合组成的“油香药馨”志愿服务团赴当地油茶种植基地开展实地考察。团队发现,梯田式油茶林的土壤肥力呈现明显海拔差异,且林下套种花生面临土壤翻耕难题,为优化油茶复合种植模式提供了科学参考。
(图为志愿者们前往油茶林途中)
土壤肥力随海拔变化显著
考察中,团队成员对梯田式油茶林不同海拔区域的土壤进行采样分析。结果显示:半山腰区域的土壤肥力较高,有机质含量丰富,适宜油茶生长;而海拔较高与较低的区域土壤肥力相对贫瘠,可能与水土流失、养分分布不均等因素有关。农林生态学院唐康老师指出,未来需针对性加强高低海拔区域的土壤改良,如增施有机肥或种植绿肥作物,以提升整体生产力。
林下套种花生遇挑战:杂草根系成“拦路虎”
团队还重点调研了油茶林下套种花生的可行性。实践发现,油茶林地表杂草根系密集且深扎,导致翻耕土壤难度大、工程量大,直接影响花生播种效率和经济成本。团队建议进一步探索“生态抑草”方案,如引入覆盖作物或选择性除草技术,以平衡生态保护与套种效益。
(图为志愿者们考察油茶林土壤情况)
科技赋能:探索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针对考察中发现的问题,“油香药馨”团队积极探讨解决方案,力求为油茶种植户提供切实可行的优化建议。团队认为,要实现油茶林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需从土壤改良、科学套种和智慧农业三方面入手。
此次考察不仅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实践平台,更凸显了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的潜力。未来,邵阳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助力油茶产业链提质增效,让“油香”与“药馨”共绘生态富民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