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7月5日到7月7日的授课活动之后,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晋心晋力,并肩童行”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8日再次走进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桃园二巷社区,为暑期的小朋友们精心准备了一场以山西本土文化为核心的体验课。从悠扬婉转的晋剧唱腔到生动鲜活的民俗故事,用趣味互动的方式,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家乡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欢声笑语中开启了一段别样的文化探索之旅。
上午的活动以晋剧脸谱为切入点,带孩子们解锁晋剧文化的独特密码。实践队队成员先通过图片和小故事,向孩子们介绍了晋剧脸谱的象征意义——不同颜色代表着不同的人物性格,比如红色象征忠诚勇敢,黑色代表刚直不阿,白色则多用于刻画奸诈多疑的角色。随后,社会实践成员展示了《打金枝》《算粮》等经典晋剧中的脸谱造型,讲解了图案纹样里藏着的人物故事。最热闹的环节当属动手绘制:孩子们在社会实践成员的指导下,学着勾勒眉眼轮廓、填充鲜明色彩。有的孩子模仿经典脸谱,有的则加入自己的想象,一张张充满童趣的脸谱背后,是孩子们对晋剧角色的好奇与解读,也让这门传统戏曲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了童心。
下午的活动围绕山西民俗文化故事展开。实践队队员们化身“文化导游”,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山西老陈醋的酿造传说、炕围画的寓意、春节贴春联的习俗渊源等贴近生活的民俗故事。讲到山西剪纸时,实践队员展示了寓意吉祥的“福”字剪纸和生肖图案,手把手教孩子们剪简单的窗花;谈及庙会文化时,通过图片再现了舞龙舞狮、踩高跷的热闹场景,孩子们纷纷举手分享自己逛庙会的经历。一个个带着“山西味儿”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到家乡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也加深了对故土的亲近感与自豪感。
一天的文化体验活动在孩子们的意犹未尽中画上句号。社会实践团队以晋剧和本土民俗为载体,让孩子们在听、学、做、玩中触摸家乡文化的脉搏,不仅丰富了暑期生活,更在心中种下了热爱本土文化的种子。这样的实践活动,既展现了大学生传承地方文化的担当,也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了青春活力,让传统文化在代际传递中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