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茶染承古韵,匠心绘新篇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王银珍 李立 阅读:12 复制标题和网址

7月13日的清晨,暑气初升,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的学子们带着期待与好奇,踏上了前往日照无矢山房的旅程。这一天,我们与传承千年的茶染工艺相遇,在指尖与草木的对话中,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也为这个夏天写下了独特的注脚。

推开无矢山房的木门,时光仿佛在这里慢了下来。青石板路蜿蜒向前,两侧的竹篱上晾晒着刚染好的布料,浅褐、墨绿、米黄的色块在晨光中晕染,像极了古人笔下未干的水墨画。工坊里,老师傅正用桑皮纸包裹晒干的绿茶,空气中飘来的茶香混着草木的清气,让人瞬间忘却了路途的燥热。

"茶染的妙处,全在'顺其自然'。"老师傅的话拉开了实践的序幕。选布时,我们才知道看似普通的棉麻、丝绸,在茶染中会呈现截然不同的质感——棉布吸色均匀,适合做桌布;丝绸上色偏浅,却能透出独特的光泽,最宜做丝巾。折布环节更像场"创作实验",有人将布折成五角星,有人用棉线随意缠绕,老师傅说:"每一种折法都是与自然的约定,染出来的纹样绝不会重复。"

正午时分,染锅在柴火上咕嘟作响。老师傅将陈年绿茶、艾草、石榴皮按比例投入锅中,茶汤渐渐从浅黄变成深褐,蒸汽带着草木的芬芳在工坊里弥漫。我们屏住呼吸将捆扎好的布料浸入锅中,看着素白的布料在茶汤中慢慢"蜕变",像看着时光在织物上留下印记。等待的间隙,老师傅给我们讲起茶染的历史:"古时候没有化学染料,先民就用茶叶、花草给布料上色,一件茶染衣裳能穿十几年,越洗越有味道。"

两小时后,拆布的瞬间成了最动人的时刻。有人的布上晕开了像树叶脉络的纹路,有人的布面浮现出星星点点的"星空",还有人因捆扎时力道不均,意外得到了像水墨画般的留白。虽然有同学的作品颜色偏浅,有人的纹样不够清晰,但这些带着"小遗憾"的作品,反而让我们更懂传统工艺的珍贵——它不追求工业化的完美,却藏着人与自然最本真的互动。

傍晚离开时,每个人的包里都裹着自己的茶染作品。夕阳下,无矢山房的竹篱在风中轻摇,那些晾晒的茶染布料像一面面时光的旗帜,诉说着古法与匠心的故事。这次实践让我们明白,传统工艺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能融入生活的智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既要像茶染中的布料那样,守住本真,也要像创新的折法那样,为传统注入新的可能,让古老的技艺在当代焕发生机。

相关内容

茶染承古韵,匠心绘新篇

7月13日的清晨,暑气初升,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的学子们带着期待与好奇,踏上了前往日照无矢山房的旅程。这一天,我们与传承千年的茶染工艺相遇,在指尖与草木的对话中,触...

青衿寻色访山房,茶染古韵焕新声

“布承草木色,茶载千年香。”7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踏着盛夏的蝉鸣,再次走进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无失山房”非遗手工坊。此次实践聚焦茶染技艺的当...

青衿染忆探非遗,茶染风华续新篇!

“茶渍凝古韵,布帛承匠心。”7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伴着盛夏的热风,再度踏入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无失山房”非遗手工坊。此次实践以茶染技艺的活态...

茶染润布承古韵,青春寻味续文脉

“茶渍晕染时光色,布纹交织古今情。”7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踏着夏日的蝉鸣,走进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无失山房”非遗手工坊。在这里,一片茶叶...

茶染润布承古韵,青春寻味续文脉

“茶渍晕染时光色,布纹交织古今情。”7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踏着夏日的蝉鸣,走进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无失山房”非遗手工坊。在这里,一片茶叶...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