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晋心晋力,并肩童行”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太原市杏花岭区桃园二巷社区,为20余名小学生带来“家庭安全大侦探”与“应急救护情景模拟”主题课程。活动以“理论+实操”的创新模式,系统普及居家安全知识与急救技能,推动安全意识在少年儿童群体中入脑入心,切实为儿童成长筑牢安全屏障。
居家安全排查:在沉浸式探索中构建安全认知体系
上午9时,实践队成员以“家庭安全隐患大搜查”为主题拉开课程序幕。通过趣味动画短片解析用电安全、燃气使用规范等基础知识,同步展示电饭煲插头过载、刀具随意摆放等实物道具,以“厨房安全找茬”互动游戏引导孩子们主动发现风险。“为什么不能用湿手拔插头呀?”“燃气阀门关闭的正确顺序是什么?”孩子们在问答中深入理解“防触电”“防泄漏”等安全要点,现场气氛热烈。在隐患排查实践环节,PPT中展示了含9处安全隐患的模拟家庭场景,涵盖金属容器放在微波炉内、易燃物放在“小太阳”旁边、一个插座上插了多个大功率电器等常见问题。孩子们化身“安全小侦探”展开地毯式搜索,手持“排查清单”逐一记录隐患点。“这个插排同时插了冰箱、微波炉和热水壶,超负荷啦!”“金属容器不能放在微波炉里,会爆炸的!”

急救技能实操:情景演练中的生命教育与技能传承
下午15时,按照课程计划开展应急救护课程,围绕伤口出血、烧伤烫伤等常见急症,通过理论讲解与绷带三角巾实操,为同学们普及常见的急救知识。活动现场,实践队队员演示绷带螺旋包扎法与三角巾悬臂带固定技巧,强调“伤口出血需按压5分钟后用绷带从远心端缠绕”。在烧伤烫伤区,“冲脱泡盖送”原则配合三角巾轻覆包扎的演示,纠正了“涂牙膏止痛”等误区;关节扭伤环节,“8字包扎法”与冷敷禁忌的讲解让参与者掌握黄金处理法则。海姆立克急救法实操中,按照人体模型区分成人与儿童操作差异,猫狗咬伤处理流程则以“肥皂水冲洗15分钟+及时就医”为核心。


成长反馈:从课堂到家庭的安全责任双向传递
“我回家要检查易燃物有没有放在插座旁边!”“我要教妈妈伤口包扎的方法!”课程结束后,家长齐女士表示:“孩子回家就检查了燃气阀门,还把动画片里的安全知识讲给我,讲给我们听,这种‘小手拉大手’的教育模式特别有意义。”

活动意义:青年担当与社会价值的双重彰显
作为“晋心晋力,并肩童行”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此次活动既响应了教育部“平安校园”建设中关于未成年人安全教育的要求,又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的辐射效应,将安全理念延伸至社区治理末梢。实践队队员们以专业知识结合趣味教学的方式,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正如活动现场悬挂的标语“校社共育安全新苗,青春守护生命之光”,让“人人懂安全、家家享平安”的理念在实践中落地生根,为基层安全文明建设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