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筑建格桑花"实践团赴咸阳东巷村、王桥村清洁供暖调研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双碳”目标号召,精准破解农村清洁供暖难题。7月16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筑建格桑花”暑期社会实践团在肖勇、李振老师带领下,赴陕西省咸阳市东巷村、王桥村开展清洁供暖改造专项调研。旨在通过实地走访与数据分析,探索适合农村地区的低成本、高效能清洁供暖方案,助力乡村持续性发展。

在调研准备阶段,实践团精心设计了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重点围绕供暖设备补贴政策、运行成本及房屋保暖性能三大核心议题。在当地村支书田恒量、赵崇友的大力支持下,实践团成员分为若干小组深入农户家中,通过面对面访谈、实地测量等方式,系统采集了农村清洁供暖的第一手详实数据。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重点考察了农村住宅的建筑特点,发现普遍存在的房间层高偏高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房屋的保温性能。通过系统记录暖风机、传统燃煤锅炉、生物质能暖气等不同供暖方式的运行参数,并充分听取村民对供暖效果、经济性和使用便利性的反馈意见,实践团准确识别出农村供暖的痛点,为后续优化供暖方案、提升居住舒适度筑牢了实践基础。

调研结果显示,当地农村住宅仍以传统土砖结构为主,建筑简陋、热工效能较差,不仅导致供暖能耗偏高,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尽管村民对清洁供暖政策的认知度不高,但对其环保价值表现出较高的接受度。作为果树种植区,当地长期采用秸秆直燃的粗放供暖方式,既造成生物质资源浪费,又带来环境污染和火灾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受村庄老龄化严重、集体经济薄弱等因素制约,村民对初装补贴和运行费用敏感度较高。目前,尽管政策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户负担,但设备维护成本高、补贴持续性不足、建筑本体能效低下等关键问题,仍是制约清洁供暖推广的主要瓶颈。
此次调研标志着“筑建格桑花”团队深入乡村实践的重要开端。团队始终秉持“科技赋能民生”的理念,致力于将高校科研优势与农村实际需求相结合,切实推动清洁供暖改造这一惠民工程。下一步,团队将基于调研数据开展深入分析,重点聚焦经济适用、维护简便的清洁供暖解决方案,为乡村供暖方案优化递交一份美丽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