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聚焦生态振兴赋能乡镇发展,7月3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污水治理与生态振兴’实践团深入昆明市磨憨镇曼庄村,以实地调研解码边境村寨‘生态 + 经济’协同发展密码。
图为实践团与曼庄村村委合影
为探寻边境村寨“治污+造景”的生态振兴路径,在事先安排的计划下,村委书记陈全武先是带领实践团参观了污水收集系统与生态氧化塘,该生态建设项目通过污水收集系统与生态氧化塘,斩断污水直排南坡河的污染链,更营造出‘车行绿荫下,人在画中游’的生态景观,实现治污与造景的双重效益” 。

图为实践团参观民宿

图为村委向实践团介绍民宿情况
随后,实践团又来到了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建设的大龙哈民宿。踏入大龙哈民宿,实践团成员跟随村委讲解员漫步,目光掠过傣式飞檐与太空舱玻璃幕墙的交融处,不时驻足询问建筑工艺、运营规划,亲身探寻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撬动“生态+文旅”新场景的运作轨迹 。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曼庄村村委及村民交流乡村振兴带来的改变
最后,实践团随着村委书记来到特色植物种植区,队员们在书记的陪同和介绍下,认知了“橡胶林+林下模式”的生态循环农业种植模式,参观了甜笋、人生果等经济作物的特色产业的集群培育,还见到了当地许多特色植物。这些植物不仅给这曼庄村带来了独特的景观效果,更是给村民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收入。

图为实践团参观特色植物种植区

图为实践团参观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区
通过实地参观以及书记和村民的介绍,实践团此行了解到磨憨镇曼庄村在生态振兴中,以傣族文化为底色,通过环境治理、农文旅融合、绿色产业升级和社区共治,探索出一条边境村寨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也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图为曼庄村特色植物--量天尺
调研中,实践团深切体会到生态振兴是乡村发展的根基所在。那些生态与经济共生的鲜活案例,让成员们更明晰:守护绿水青山既是守住发展底色,更是筑牢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的根基。大家期待继续深入田间地头,既调研难题也总结经验,用专业献策绿色品牌打造,以行动传播生态故事,让青春力量融入乡村振兴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