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田间采集的土壤样本转化为指导农业生产的实用数据,2025年7月1日,“‘化’启绿意童心,‘创’护乡村沃土”实践团在实验室开展了系统的土壤检测分析工作。此次检测是“田间采样—实验室分析—成果应用”闭环的关键环节,旨在通过专业技术揭示土壤微观特性,为方城县农业种植优化与土壤改良提供精准支撑。
检测前,团队制定严格流程:将36份样本按编号分类,置于40℃通风干燥箱烘干24小时,避免高温破坏有机质;用玛瑙研钵研磨后过2mm筛去除杂质,部分样本过0.15mm筛用于精密分析,建立完整溯源体系,确保样本处理规范统一。
核心检测采用多维度分析方法: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矿物组成,通过特征峰识别石英、长石等占比,解析有机质官能团结构判断腐殖化程度;采用电位法测酸碱度,将土壤与蒸馏水按1:5比例混合,静置30分钟后用精密pH计测定,平行实验3次取平均值;通过重铬酸钾氧化法测有机质含量,结合速效氮、磷、钾测定,综合评定肥力等级,严格控制误差。
检测结果显示:方城县土壤整体呈中性至微碱性,东部沙质土透气性好但保肥弱,西部黏质土保水性强但通透性差,部分地块有轻微盐碱化。基于此,团队提出作物适配建议:东部种花生、谷子,西部种玉米、大豆,并推荐增施有机肥、石膏改良剂等措施。此次检测形成“特性—方案”的科学闭环,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指导,推动高校科研与乡村需求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沃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