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从地方实践中汲取乡村振兴智慧,厚植成员们对乡土产业的认知,助力乡村振兴,“莱梨新绿”稷小青实践团于7月20日走进谭乡好农产品体验馆和莱阳梨产业赋能中心,在参观中进一步了解莱阳文化,体验地方风土人情。
首站,实践团成员来到了谭乡好品农产品体验馆,工作人员为实践团成员们讲解了谭各庄镇的各类特色产品:“谭春樱”、“谭夏鸣”、“谭秋月”、“谭冬莓”,搭配各类果酒、果汁、果脯等深加工品。

“谭春樱”外包装。 麻媛媛 供图
谭各庄镇资源丰富,山清水秀,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而谭乡好品则通过多种加工方式,让谭格庄镇的优质农产品,走出了乡村,让更多人知道了这个美丽的地方,真正做到了“从田间,到身边”。成员们深刻认识到“深耕三农沃土,服务乡村振兴”在这里不只是口号,更是一种使命必达的信仰。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特色产品。麻媛媛 供图
随后,实践团成员探访莱阳梨产业赋能中心,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成员们参观了展示馆和万亩梨园。该中心以“六He”乡村振兴区域品牌为引领,推出一系列梨产品,遵循“一极引领、多片示范、全域推进”工作思路,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

图为成员听讲解员介绍展厅。吴瑶瑶 供图
展示馆内,讲解员详解产业落地路径:从标准化种植流程,到生物防治(天敌昆虫控害、植物源农药应用 )、智能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守护梨园生态与梨果品质;引入梨果无损检测技术,高效筛选优质果实,保障外销品质。当谈及毛主席以莱阳梨为斯大林祝寿的历史,成员们真切感受莱阳梨承载的外交深意,进一步厚植了大家的文化自信。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特色梨产品。吴瑶瑶 供图
在万亩梨园里,工作人员介绍 “产业联盟 + 龙头企业 + 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 的乡村振兴莱阳梨模式,创新推出梨树认养机制,企业、农户深度参与产业共建。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梨园。吴瑶瑶 供图
同时,大家了解到梨花仙子象征纯洁美好的文化内涵,以及莱阳通过选拔梨花小姐,以青春力量代言莱阳梨、传播梨文化,驱动产业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实践团成员欣赏梨花仙子雕像。 吴瑶瑶 供图
此次参观,让实践团成员深度洞察莱阳梨产业脉络,从谭乡农产品的多元开发,到莱阳梨产业的创新实践,让“乡村振兴”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化作一个个具体的产业模式、生动的文化传承故事,这不仅让成员们读懂乡村产业振兴的逻辑,更激发了用青春力量助力乡土发展的热情,大家将“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转化为未来投身实践、赋能三农的动力,让青春在守护与赋能乡土产业中闪光 。
(撰稿:贺凤 徐小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