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湖北师范大学“爱童行”实践队入驻黄冈市浠水县第二实验初级中学华桂校区已经一周多了。这支由十名学生组成的实践队伍,以“知识传递温暖,实践助力成长”为核心,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与活动,为当地数十名中学生带来了一场融合科学启蒙、文化传承与实践探索的暑期盛宴。今日活动中,上午的星“核”追梦主题宣讲与下午的跨学科课堂相得益彰,既传递了前沿科学知识,又深耕人文素养,在班级里面掀起了学生们的求知热潮。
清晨的教室里,湖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星“核”追梦宣讲团的成员们早已布置好互动展板与实验模型。上午十点,首场宣讲《核辐射生活大揭秘》正式拉开帷幕。宣讲团以“生活中的核辐射”为切入点,通过生动的案例与数据,向学生们科普了核辐射的常见来源、防护知识及其在医疗、能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主讲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质水作为出发点,为同学们讲述了原子、分子等微观元素。随后宣讲团成员为同学们观看了检测日常物品辐射值的实验器材以及如何去使用的视频,当计数器在香蕉、瓷砖等物品旁发出清脆的“滴答”声时,学生们纷纷睁大眼睛,惊叹于科学现象的奇妙。
紧随其后的《党领导下的中国核工业发展历程》主题宣讲,则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宣讲团成员以时间轴为脉络,结合珍贵的历史影像与人物故事,讲述了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核电技术自主创新的艰辛历程。当屏幕上浮现出邓稼先、于敏等科学家在戈壁滩隐姓埋名的黑白照片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两弹一星精神是什么?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更是大力协同、勇于登攀!”宣讲团成员的总结掷地有声,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互动环节中,学生们争相提问:“核能安全吗?”“我们国家现在有哪些核电站?”宣讲团一一解答,同学们表示学到了很多核能的相关知识。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教室,下午的课程以“历史、美术、地理、心理”为主题,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历史课上,实践队成员以“南宋的政治与金的博弈”为题,带领学生走进那段金戈铁马的历史。他通过地图演示与角色扮演,生动还原了“绍兴和议”“岳飞抗金”等关键事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平与战争”的辩证关系。当提到岳飞“还我河山”的壮语时,一名学生激动地站起来说:“我也要像岳飞将军一样,守护自己的家园!”
美术课则以纪录片《画中有画》为媒介,开启了一场视觉与思维的双重盛宴。实践队队员播放了关于敦煌壁画与宋代山水画的片段,并引导学生观察画作中的细节。“你们看,这幅《千里江山图》里的山峦其实用了五种颜色叠加,就像我们的人生需要层层积累。”美术老师一边解说,一边分发画纸与彩笔,鼓励学生临摹片段并添加自己的创意。不一会儿,原本单调的教室墙壁被学生们的作品装点成“小型画展”,有人画了飞天的飘带,有人添上了现代城市的高楼,传统与现代在笔尖交融。
地理课的焦点转向邻国韩国。实践队成员从“地理位置”“饮食文化”“韩流现象”三个维度展开讲解,并通过趣味问答纠正了部分学生对“韩国属于东亚”“韩服源自汉服”等认知误区。当实践队队员展示首尔塔与浠水三角山的对比照片时,一名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标志,就像我们华桂中学的花草树木一样!”课程尾声,实践队组织了“模拟联合国”小游戏,让学生们扮演不同国家代表,就“文化交流”主题展开讨论,欢声笑语中,全球视野的种子悄然种下。
当最后一抹晚霞沉入山峦,学校的操场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口号声。实践队成员与学生们正手持自己亲手做的匕首,在月光下进行匕首操训练,为四天后的文艺汇演紧张筹备。实践队队员站在队伍前方,喊着响亮的口令。学生们列成整齐的方阵,动作刚劲有力,各种各样的匕首在夜色中划出美丽的弧线。尽管汗水浸透了衣服,但每个人的眼神都专注而坚定。为确保演出效果,实践队特别选择这套刚劲有力的匕首操,既展现阳刚之气,又兼具艺术美感。实践队成员在记录训练过程时感慨道:“孩子们从零基础到能完整完成整套动作,只用了短短几天。这种拼劲让我想起两弹一星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
“支教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打开一扇窗,让孩子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实践队队长在当天的总结会上说道。据介绍,“爱童行”实践队第一次赴浠水县开展支教,创新推出“科学+人文”双轨课程体系,结合化学化工学院的专业优势与历史文化学院的文化资源,力求为乡村教育注入多元活力。核科学宣讲打破知识壁垒,将前沿科技与两弹一星精神融入课堂,既普及了核能知识,更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科技报国”的种子;跨学科课程设计打破传统学科界限,通过历史思辨、艺术创作与地理探索,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拓宽其认知世界的维度。匕首操训练与文艺汇演筹备,则以“强体魄、铸精神”为目标,将军事素养与艺术表达结合,既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又通过舞台展现青春风采,提升其自信心与表现力。
此次实践不仅为浠水县第二实验初级中学华桂校区的学生打开一扇通向外部世界的窗,更以“高校+乡村”协同模式,探索出一条教育资源均衡化的新路径。实践队成员们用专业与热情践行社会责任,学生们在知识获取与精神成长中实现双重提升,这场夏日的双向奔赴,正为乡村振兴与教育公平写下生动注脚。

图为星“核”追梦宣讲团成员在提问同学“核对生活有什么的影响?”问题。(通讯员金洪媛摄)

图为实践队队员李思雨在讲解地理知识(通讯员吕鑫摄)

图为实践队队员金洪媛在讲解韩国相关知识(通讯员刘欣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