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竹丝牵童心,红绳系巧思 ——青火志愿队以非遗美育唤醒乡村孩童沉睡的文化基因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宣乐颜 潘一帆 李羽凡 阅读:0 复制标题和网址

        竹丝牵童心,红绳系巧思

   ——青火志愿队以非遗美育唤醒乡村孩童沉睡的文化基因

723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青火志愿服务队在丹江口市凉水河镇小学顺利开展“爱心托管班”七彩假期实践专项活动,在立邦的支持下,服务队遵循美育教育理念,以《竹韵清音——非遗竹编风铃制作》《千千中国结》两门非遗美育课程为载体,将传统工艺智慧融入儿童美育,为乡村儿童开启匠心之旅,带领孩子们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与创造的乐趣。

  竹丝绕指·聆听千年清音

《竹韵清音——非遗竹编风铃制作》课程上,志愿者贾奕璇重点聚焦深厚文化底蕴的非遗风铃竹编技艺进行讲解,引领孩子们在学习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竹编手工艺历史之基础上,亲身体验非遗竹编的魅力。

 课程伊始,志愿者贾奕璇以“竹编风铃是什么”的问题为引,从观察风铃结构入门,带领孩子们走进风铃的世界,感悟中国古人关于风铃“好韵”招来“好运”的美好寄寓,了解竹编技艺的文化脉络和历史内核。课程特别结合了丹江口竹产业发展的地域特色,建立起孩子关于竹编风铃与自身家乡的内心联系。

      

志愿者贾奕璇讲解竹编风铃(潘一帆摄)

随后,课程进入动手实践环节。从排布纵向竹片、用美纹纸固定,到运用“压二挑二”、“压一挑二”等传统技法编织横向竹篾,再到运用不同颜色的细竹片进行斜向编织装饰,最后精剪出所需形状的扇面并进行固定,志愿者循序渐进地向孩子们教学竹编风铃编织和固定等制作技巧,编织出富有美感的风铃图案。最终,穿绳、系铃、挂书签,一个个独一无二、充满自然韵味与童真创意的竹编风铃在孩子们灵巧的双手中诞生。看着自己亲手制作、随风轻响的风铃,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和对传统技艺的惊叹。

孩子们制作竹编风铃(潘一帆摄)

志愿者贾奕璇老师表示:“‘自然风铃’课程不仅是一次手工体验,更是一次文化寻根。我们希望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触摸到竹的温度,聆听到历史的声音,理解‘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文化内涵,让非遗的种子在童心中生根发芽,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志愿者贾奕璇与孩子们合照(潘一帆摄)

结绳织梦·巧手系吉祥

《千千中国结》课程上,志愿者刘富苗与志愿者陈倩梅以互动游戏为引,深入解读中国结的文化密码,带领孩子们亲手编织象征吉祥的绳结,在经纬交错间感悟中华智慧的传承。

课程伊始,志愿者通过“翻花绳挑战”和“神笔马良”团队协作游戏点燃课堂热情。孩子们仅凭绳端牵引,默契配合在白纸上书写“奋斗”二字,在趣味协作中体验“绳”的力量,自然过渡到中国结“联结万物”的文化主题。随后,通过对比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到寄托美好祝愿的装饰品与吉祥物的古今用途转变,志愿者生动阐释了中华先民“以简驭繁”的智慧。

课堂上,孩子们展现出高度的参与积极性。在互动环节,孩子们争先匹配平安结、如意结、蝴蝶结、盘长结的造型与寓意,在“猜结语”游戏中深化对中国结文化符号的理解;在实践环节中,从铺纸定框,到对折走线,再到穿压成型,最后精修小耳,孩子们分步学习中国结基础编织技法,专注调整每根绳线的松紧。红绳在指尖翻飞,象征团结的盘长结、寓意吉祥的如意结渐次成型。

 志愿者刘富苗讲解中国结(潘一帆摄)

志愿者刘富苗表示:“一根绳子承载着许多历史故事。中国结的‘结’既是技艺,更是文化认同的纽带。我们希望孩子们在编织中体味‘张弛有度’的东方哲学,理解‘奋斗’的协作精神,读懂符号背后的民族情感。”

 孩子们制作中国结后合影(潘一帆摄)

此次“爱心托管班”七彩假期实践活动是团队探索非遗文化赋能乡村美育的一次重要实践,青火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成员特长,将本土特色的竹编、中国结等优质非遗资源带入乡村课堂,将典籍中的技艺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少年记忆,在孩子心中播种文化自信的种子。下一步,团队计划深化课程体系,并寻求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让非遗传承的种子在更多乡村孩子心中持续生长。

凉水河镇小学校长肖明涛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这些独具匠心的非遗美育课程,不仅点亮了孩子们的暑期时光,更在亲身体验中焕活了他们的文化记忆,提升了审美与创造力,对滋养乡村儿童的心灵成长、促进其全面发展意义深远。”据悉,本次“爱心托管班”将持续开展,后续还将带来画纸鸢、八段锦等更多非遗文化美育体验课程。

相关内容

情暖凉河,筑梦七彩——华中农大青火志愿队丹江口暑期夏令营圆满结束

情暖凉河,筑梦七彩——华中农大青火志愿队丹江口暑期夏令营圆满结束(通讯员宣乐颜潘一帆)7月15日至28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青火志愿服务队15名队员奔赴湖北省丹...

竹丝牵童心,红绳系巧思 ——青火志愿队以非遗美育唤醒乡村孩童沉睡的文化基因

竹丝牵童心,红绳系巧思——青火志愿队以非遗美育唤醒乡村孩童沉睡的文化基因7月23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青火志愿服务队在丹江口市凉水河镇小学顺利开展“爱心托管...

青火志愿服务队开展3D打印启蒙课,点亮乡村孩童创意星空

青火志愿服务队开展3D打印启蒙课,点亮乡村孩童创意星空(通讯员宣乐颜潘一帆吕思易)7月25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青火志愿服务队在丹江口市凉水河镇小学顺利开展...

华中农大青火志愿服务队与国家级裁判携手共助追风少年实现绿茵梦

华中农大青火志愿服务队与国家级裁判携手共助追风少年实现绿茵梦(通讯员李羽凡潘一帆)7月25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青火志愿服务队有幸邀请到国家级足球裁判员张忠...

玩转趣味游园会 解锁假期新花样

玩转趣味游园会解锁假期新花样(通讯员李羽凡潘一帆)7月21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青火志愿服务队在丹江口市凉水河镇小学精心筹备了趣味游园会,让孩子们在一系列趣...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