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携手传技艺,茶染架起连心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联合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无失山房”,启动“茶染技艺校村共建”项目。实践团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协助开发文创产品、搭建线上推广平台,探索高校服务地方非遗传承的新模式。
为让合作更具实效性,团队前期与东港区文旅局沟通,了解到当地急需“高校智力支持+非遗资源转化”的合作模式。结合管理学院的专业优势,成员们制定了“三个月共建计划”:第一阶段开展茶染产品设计培训,第二阶段搭建校园推广渠道,第三阶段形成长效合作机制。提前与朱老师敲定了首期培训的内容——针对村民的“茶染基础技艺+电商销售”课程。
活动当天,实践团在“无失山房”开设首期培训班,吸引了12名村民参与。朱老师负责讲解茶染技法,团队成员则用通俗的语言教大家如何拍产品照片、写带货文案。“原来拍茶染桌旗要放在窗边,自然光拍出来颜色最正。”村民李大姐边学边记。实践团还带来了设计好的“茶染+孔子文化”文创草图,如印有“学而时习之”的茶染卷轴,计划与村民合作制作。
体验环节变成了“共创时间”,村民们提出生活中的需求:“能不能教我们染孩子的校服?”团队立刻和朱老师研究方案,用浅色茶汤设计出“局部染”技法,既能保留校服底色,又能增添茶染花纹。“高校和工坊合作,就像给手艺插上了翅膀。”朱老师看着热闹的培训现场说。
此次实践让团队深刻认识到,校地共建是非遗传承的“加速器”。成员们表示,将按计划推进后续合作,组织校园义卖活动推广茶染产品,同时招募大学生志愿者长期参与工坊帮扶,让“青衿染忆”的实践成果落地生根,真正实现“高校助力、地方受益、非遗传承”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