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公告栏里那张泛黄的《警情通报》总在提醒我们:上周又有两位老人被 “冒充子女求助” 的电话骗走了养老钱。当指导老师把 “社区防诈骗宣传” 的实践课题交到我们手上时,窗外的梧桐叶正簌簌落下,像极了老人们被骗后失落的眼泪。这场以 “守护” 为名的实践,就这样在盛夏里,让我们踏上了织密反诈防护网的旅程。
最初的宣传始于一张张手绘海报。我们把 “冒充公检法” 的套路画成四格漫画:穿制服的骗子在电话里声色俱厉,老人握着银行卡的手不停颤抖,最后用红色马克笔圈出关键 ——“公检法不会让你转账到‘安全账户’”。在菜市场门口张贴时,卖豆腐的张阿姨凑过来看:“这不就是前阵子李婶遇到的事吗?她差点就把钱转出去了。” 我们趁机把打印好的防骗口诀塞给买菜的居民,那些印着 “验证码是钱袋子的钥匙,绝不能给别人” 的小卡片,很快在晨练的老人手里传了开来。
离别的前一天,社区举办了 “反诈知识竞赛”。李大爷抢答时把拐杖都敲出了节奏:“凡是让你先交钱再领奖的,全是骗子!” 他手里的答题板上贴满了我们发的星星贴纸,那是他连续答对十道题的战利品。民警王警官在总结时展示了一组数据:这个月社区的诈骗报案量比上个月下降了 67%。散场时,赵爷爷拉着我们的手说:“你们这些娃娃,比骗子的花言巧语管用多了。”
这场实践教会我们的,远不止识别诈骗的技巧。那些在宣传册上划出的重点,那些在情景剧中绷紧的神经,那些在上门走访时紧握的双手,都在诉说同一个道理:诈骗分子的套路再翻新,也敌不过人与人之间的守望相助。当夕阳把社区的长椅染成金色,我们知道,这张用耐心与真诚织就的反诈网,会继续守护着每一扇窗里的安宁。而这段在市井烟火中播撒警惕的时光,早已成为青春里最有分量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