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革新网络思政教育之路,共筑红色基因传承未来 ——基于“学生中心论视域下大学生红色基因传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冀溟 李华 阅读:110 复制标题和网址

本次社会实践旨在探究学生中心论视域下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通过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与调研数据,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创新思路,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实践中,我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收集、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对黄石市黄石港区内的市民、湖北师范大学的学生以及思政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深入调研。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验到了学生中心论视域下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性和意义,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同时认识到了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与措施,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学生中心论视域下大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深入了解调研课题中的红色基因,我查阅了大量文献历史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我重温了中国共产党的那段光辉的革命事业,再次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遇到艰难险阻不放弃、面对枪林弹雨不退缩的革命精神。红色基因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与政治标识,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年代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精神引领作用。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红色基因一方面承载着革命岁月的历史记忆,一方面以其独特的精神熔铸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之中,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优良品质。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革命年代青年人不怕牺牲、不惧敌人的铁骨,建设时代青年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风骨,改革开放时代青年人敢闯敢赢、奋勇争先的傲骨,新时代青年人勇毅前行、只争朝夕的志骨,无不成为当代中国青年人学习的精神品质。

新时代的青年人作为强国建设的生力军,是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我们身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牢记历史,不忘初心,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和精神风貌;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红色基因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符号,更是一种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不同意识形态、各种思潮和价值观交织碰撞,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思想冲击和价值选择。在此情况下,传承红色基因显得尤为重要。

在互联网时代下,将红色基因融入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举措。网络作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通过将红色基因融入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我们可以更好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辨别是非、认清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将红色基因的强大凝聚力内化于心,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质外化于行,用红色基因增强自身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而在发放调查问卷的过程中,我发现目前高校的大学生对于红色基因传承没有太大兴趣,或者了解程度不深,对于网络思政教育平台上的红色课程也没有动力学习;在网络平台上教授红色课程的教育工作者的授课形式仍然是传统的一对多的授课方式,只是简单地采用录制线下课程后,再搬到荧屏上的方式,缺乏互动性、活跃性和创新性。这些都是目前红色基因传承与网络思政教育融合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填写问卷者也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如结合学生意愿开展思政教育;创新教学模式及内容;多举行线下红色基因宣传活动;结合实际案例,讲述红色故事……

从这些建议中,我认识到目前网络红色思想教育尚未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无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深入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同时也反映了部分高校内部的红色文化氛围不够浓厚;教育主体在授课过程中存在主题不鲜明、情感缺失、系统性和连贯性缺乏等问题,知识教育碎片化严重。

除了学术上的收获以外,我在其他方面也有了不少的收获。

在实践队中,我承担着宣传、拍摄和撰写通讯稿的工作。作为一名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这无疑是一次检验学习成果的绝佳机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平时,我在课堂上学到了许多拍摄照片与视频的知识与方法,在这一次实践中,得到了锻炼,也意识到想要将理论、知识转化成正确的行为,需要经过不断地尝试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们只有通过实践,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才能将知识点记得牢固。

这一认识,将会对我未来的职业有很多益处。作为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敢于实践,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非常感激自己可以得到参加文学院执梦实践队的机会,它不仅拓展了我的学习方法,同时也锻炼了我的综合素质。

而这,就不得不提我在发放调查问卷时的经历了。

调查问卷的发放,一共进行了两天,困难却遇到了不少。当请校园里的学生填写调查问卷时,总会被人误认为发传单的,因此,被拒绝了很多次,这使我非常气馁。但为了完成任务,我开始改变自己请别人填写调查问卷的话语策略。这一改变,让我的问卷调查工作进行地顺利起来。在校内徘徊了三个小时后,我与队友们将目光转向了校外。

在校外开展问卷调查工作的难度又升级了。不过,幸运的是,我们正好碰上中国共产党黄石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湖师旁的港区政府召开。考虑到调查问卷的数据来源的广泛性、准确性与多样性,我们寻找了几位代表填写调查问卷。随后,我们又前往磁湖边的法治公园去寻找黄石市民填写调查问卷。

在校外发放问卷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位身穿红色志愿服马甲的阿姨。遇见她时,她正在与同伴规范道路两侧电瓶车与自行车的摆放。他们寻找我帮助他们拍一张正在工作的照片后,主动帮助我填写了一张调查问卷。阿姨在填写调查问卷时,我发现了她是一名中共党员。在即将分别时,阿姨告诉我,她的女儿也刚从大学毕业,所以她很理解我们在进行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难题,也很乐意帮助我们。听了这句话后,我十分感动,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那一刻变得具体化。阿姨的乐于助人给刚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为期两天的调查问卷的发放工作让我学到了很多:发放调查问卷是一项需要细心、耐心和专业知识的工作。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我不仅学会了如何设计和分析问卷、如何与受访者沟通和互动、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等技能和方法,还对社会的各个方面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同时,我也深刻地认识到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社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还可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的依据和支持。

总结这次社会实践的收获和体会,我发现,本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关于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融合的探究活动,更是一次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实践活动。

大学为我们提供一个极佳的社会实践平台。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步入社会和职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关内容

梧院学子三下乡:实践乐趣动人心,践行精神添风采

大学生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马玉璇)2024年7月8日,梧州学院“花开半夏青春筑梦”食药基层服务践行团前往梧州市蒙山县文圩镇木护村进行实践活动。此次来到木护村,践行团的...

广东医科大学志愿者开展急救知识宣讲:“救”在身边,共护美好未来

为了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提升救人助人能力,广东医科大学湛城蓝志愿服务队于7月11日在友谊街道文化站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肺复苏(CPR)教学宣讲活动。本...

共享食堂调研记:深入社区食堂,共创社区美好未来

7月6日,我们很荣幸作为衢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食空邻聚,共创未来”逐梦科创社会实践团队——食链先锋队中的一员,参与到了衢州市未来社区共享食堂运营模式和满意度的深入...

走进国之重器,感悟工匠力量

为感受“大国工匠”精神,加强新时代工业认知,了解现代化、智能化工业流水线,传承钢铁精神,点亮奋斗青春,了解攀钢建设情况,追忆攀钢人的光辉历程。在攀钢钒制造部管控...

嘉应学子三下乡:开展心理团辅课堂,让心沐浴在阳光下

(通讯员王于莹)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青年学生社会实践的号召,提升基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帮助青少年提升心理素质,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组建了一支...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