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走进制陶工艺,传承深厚文化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宋博文 李华 阅读:91 复制标题和网址

大学生网报泰安2月3日电(通讯员 宋博文)陶器的发明,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始,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而陶器的产生与发展,更是经过了漫长时间的磨砺,沉淀了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因此,为探寻陶器背后隐藏的奥秘,推动制陶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追风拾野”社会实践队于1月28日前往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陶艺部落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到达实践地点,联系工作人员

1月28日上午9点,实践队员准时到达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门卫室外,实践队队员主动向安保人员出示了学生证并表明来意。经过安保人员的电话沟通,队员们成功进入大汶口遗址博物馆并见到了正在向游客介绍大汶口遗址发现历程的工作人员。得知队员们的来意后,工作人员表示:“大汶口陶器的产生与发展,是依托于大汶口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要想真正了解陶器背后的奥秘,必须先对大汶口文化有一个较为全面而系统的了解。”

于是,在工作人员细致的讲解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大汶口文化十分古老,属于新石器文化,是龙山文化的源头,距今约6000-4500年,延续时间较长,约1500年左右。其分布地区也较广,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南到江苏淮北一带,北达渤海南岸。而依托大汶口文化产生和发展的陶器种类更是丰富多样,早期以加沙或泥质的红陶为主;晚期发展为轮制陶器,出现了硬质白陶;彩陶虽然数量较少但无比珍贵,极富特色。

图为工作人员正在向实践队员介绍大汶口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情况。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宋博文 供图

实地游览参观,采访当地游客

讲解结束后,在工作人员的建议下,实践队员们决定跟随工作人员的脚步深入游览博物馆,体会大汶口文化的深厚积淀。大汶口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精美独特,融合了现代风格和传统元素。整个博物馆建筑群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展览大楼,研究中心和遗址保护区。不仅如此,博物馆内陈列着大量的珍贵文物,包括陶器、玉器、青铜器等。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认真游览了每一个展厅,用心观赏各类文物,切身体会到其中蕴藏的深厚文化底蕴。

在游览过程中,实践队员还实地调研了几位前来参观的当地游客,采访他们对家乡文化的了解程度和内心感受。其中一位年轻的游客回答道:“我在中学时从历史书上看到过大汶口文化的介绍,虽然只有短短几行字,我的内心依旧深感自豪。今年终于有机会回到家乡,便想着再来这里看一看。如今看到博物馆建设的这么好,我十分骄傲,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前来参观,了解悠久的大汶口文化。”其他游客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对于家乡的发展变化和家乡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也深感欣慰和自豪。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认真浏览大汶口彩陶纹饰的发展变化。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宋博文 供图

体验制陶工艺,感悟传承艰辛

游览结束后,实践队队员们进入陶艺部落,尝试亲自动手制作简易的陶器。首先,实践队员在原料区挑选了一些粘性好、质地细腻的黑色陶土。然后他们来到制作区,先将粘土过筛除去杂质,再和水混合,用木棍搅拌均匀后挤压成团。接下来是制作胚体,这一步比较难,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无需辅助工具,直接用手制作胚体,而队员们是第一次上手,只好选择用模具按压的方法得到胚体。胚体完成后,老师傅带领队员们进入风干区,将他们亲手制作的胚体摆放好。他表示:“胚体的干燥受多重因素影响,一般需要风干几天到两周不等,才能进行烧制。”然而,队员们没有那么多时间等待它经过干燥和烧制成为真正的陶器。“虽然你们等不到,但我可以烧制几个已经风干好的胚体让你们看看这个过程。”老师傅补充道。

于是,在老师傅烧制陶器的过程中,队员们与老师傅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沟通,了解到制陶工艺传承目前面临的困境:一个是愿意了解学习制陶工艺的年轻人不断减少,制陶工艺濒临消失:另一个是制作陶器所带来的收益较低,很多传承人无法获得稳定的收入,导致他们为了生计选择改行,不能继续坚持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但其实这些年已经好多了,国家也出台了相应政策助力非遗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我也相信,制陶工艺在未来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老师傅一边用颜料描绘烧制出来的陶器,一边向实践队队员解释道。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参观陶艺部落非遗工坊。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宋博文 供图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追风拾野”社会实践队实践队员浏览参观了大汶口博物馆,实地调研了当地游客,与工作人员和制陶师傅进行了深入交流,感悟到大汶口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也深刻体会到了制陶工艺传承的困难与艰辛。而作为新时代青年,实践队队员将从自身做起,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非遗工艺的保护与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相关内容

梧院学子三下乡:实践乐趣动人心,践行精神添风采

大学生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马玉璇)2024年7月8日,梧州学院“花开半夏青春筑梦”食药基层服务践行团前往梧州市蒙山县文圩镇木护村进行实践活动。此次来到木护村,践行团的...

广东医科大学志愿者开展急救知识宣讲:“救”在身边,共护美好未来

为了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提升救人助人能力,广东医科大学湛城蓝志愿服务队于7月11日在友谊街道文化站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肺复苏(CPR)教学宣讲活动。本...

共享食堂调研记:深入社区食堂,共创社区美好未来

7月6日,我们很荣幸作为衢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食空邻聚,共创未来”逐梦科创社会实践团队——食链先锋队中的一员,参与到了衢州市未来社区共享食堂运营模式和满意度的深入...

走进国之重器,感悟工匠力量

为感受“大国工匠”精神,加强新时代工业认知,了解现代化、智能化工业流水线,传承钢铁精神,点亮奋斗青春,了解攀钢建设情况,追忆攀钢人的光辉历程。在攀钢钒制造部管控...

嘉应学子三下乡:开展心理团辅课堂,让心沐浴在阳光下

(通讯员王于莹)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青年学生社会实践的号召,提升基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帮助青少年提升心理素质,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组建了一支...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