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8点整,分团成员开始了忙碌又欢快的教学活动。上午安排的课程包括诗词课、认字课、书法课、编绳课以及绘画课。诗词课上,赵艺媛老师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杜甫的生平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创作背景,引人入胜又妙趣横生。“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孩子们虽然对诗中描绘的场景还很陌生,但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进入了诗歌的意境。讲到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时,赵老师着重强调了杜甫心系苍生、舍己为人的仁爱,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
图一:赵艺媛讲解诗词
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较小,认字课上王楠老师教了孩子们汉字一到十的书写以及一些基础字的读音和辨认。
书法课由周怡老师负责硬笔的教学,徐兴远老师负责软笔教学。硬笔课上,周怡老师向小朋友们介绍了甲骨文和硬笔书法的基本知识以及书写技巧,并强调了书写姿势。随后,老师在黑板上示范了如何正确书写现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让小朋友们跟随练习。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他们逐渐掌握了硬笔书法的基本要领,一个个汉字在他们的笔下逐渐成形。虽然有些学生的字迹还显得稚嫩,但他们认真的态度令人感动。软笔课上,徐兴远老师由隶书的起源讲起,再讲到隶书的发展和特点。随后教小朋友们初步掌握毛笔的握法,由基本的横、竖、撇、捺学起。徐老师很注重握笔的规范,躬身帮小朋友们改善握笔姿势。
图二:软笔课作品展示
上完软笔课后,教室的空气中还氤氲着墨香。刘珍祯老师手持五颜六色的编织绳,微笑着向小朋友们介绍:“今天我们要学习玉米绳怎么编。”刘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先把绳子交叉,像这样……”,她耐心地分解每一个步骤,手把手地教着孩子们如何打结。
图三:刘珍祯指导编绳
接下来的绘画课程开始前,吴通老师先向小朋友们介绍了水墨画的历史:“水墨画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像大家熟悉的齐白石爷爷,就是一位著名的水墨画大师。”在讲解完水墨画的基本画法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尝试。有的孩子小心翼翼地蘸墨,有的大胆挥洒,教室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吴通老师表示:“选择水墨画作为教学内容,是因为它不仅能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素养,更能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看到孩子们这么投入,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图四:吴通指导水墨画
值得一提的是,支点人生支教总团和江西分团一起为祖彬留守儿童乐园慈善书屋捐赠了大量图书,为小朋友们带去了温暖和希望,获得了“优秀公益组织”殊荣。
下午第一节阅读课上,这些捐赠的图书就发挥了用处。考虑到孩子们年级较低,刚鸣泽老师选择让孩子们阅读有注音的绘本。张昊然团长还为孩子们讲故事,让这节阅读课更加妙趣横生。
接下来张昊然老师为学生们上了一节航空航天科普课,让乡村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感受航空航天的魅力,播种航天梦想。
最后一节课是爱国主义教育课,来自支教团精心挑选了国家档案馆的开国大典、两弹一星研制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像资料,让孩子们直观感受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团员们表示:“看到孩子们如此专注,我们深感这堂爱国主义宣传课达到了预期效果。用投影仪播放国家档案馆的影像,让孩子们在视觉中感受国家的发展历程,这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感染力。”下课后,许多孩子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刚才看到的画面。孩子们纯真的反应,是对这堂爱国主义教育课最好的肯定。
图七:孩子们观看爱国教育影像
日落黄昏,一天充实的支教活动落下帷幕,支教团队用汗水播下知识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支教团的成员们将以更加热情的姿态面对接下来的支教活动。
文案:曹一鸣
摄影:姜天泽 茹文泽
审核:包智慧 赵艺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