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青衿染茶织乡韵,日照寻遗谱新章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王箭 张鳕 阅读:269 复制标题和网址

为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的共生密码,激活传统工艺的当代生命力,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于6月30日踏上日照东港的土地,走进"无失山房"非遗手工坊,以一场浸润茶香的实践之旅,书写青春与传统的双向奔赴。

夏日的风裹着茶香掠过坊间,实践团成员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引下,俯身拾起一片茶叶,从晒青、捣浆到浸染、固色,每一步都像在与历史对话。草木染的温柔渗透进棉麻经纬,晕开的不仅是茶褐色的纹路,更是千年农耕文明的温度。"原来一片茶叶不仅能泡出清冽,还能在布帛上生长出岁月的痕迹。"成员小张轻抚刚染好的方巾,眼中有光——这束光,正是非遗在当代青年心中重新点亮的火种。

在与"无失山房"创办人的深谈中,实践团触摸到了非遗传承的真实肌理:从家庭作坊到研学基地,从无人问津到订单纷至,背后的坚持是"守艺更守心"的信念。"非遗不是老物件,是活着的文化基因。"传承人朴实的话语,让成员们更深刻理解:要让茶染"活"在当下,既要守住传统工艺的本真,更要找到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或许是设计一款茶染文创笔记本,或许是开发一场茶染主题民宿体验,让传统技艺真正"用起来""火起来"。

调研中,成员们既看到茶染技艺承载的文化厚度,也直面其面临的现实挑战:年轻手艺人稀缺、市场化路径单一、文化传播半径有限……但困惑之外,更多是思考与行动的热情:"我们可以用新媒体记录染制过程,用设计课重构传统纹样,用文旅融合扩大品牌影响力。"这些带着青春印记的创意,正为茶染的传承注入新的可能。

从指尖染缬到心头传承,从文化寻根到振兴实践,曲阜师范大学学子以"青衿"之姿,在日照的茶香里织就了一幅非遗与乡村共生的新画卷。当青春与传统相撞,当理想与实践交织,这场实践不仅是一次文化的"寻根之旅",更成为一场乡村振兴的"启智之行"——他们知道,自己笔下的每一道茶染纹路,都是在为传统文化续写更鲜活的未来。

相关内容

青衿染忆探茶韵 青春赋能振乡茶——曲师大学子走进日照东港解锁茶染非遗新可能​

​为深植乡村振兴战略根脉,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产业融合的创新路径,7月1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带着对传统工艺的敬畏与对乡村发展的热忱,奔赴山东...

青衿染茶织乡韵,日照寻遗谱新章

为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的共生密码,激活传统工艺的当代生命力,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于6月30日踏上日照东港的土地,走进无失山房非遗手工坊,以一场...

“蕊浮茶鼎沸,色染道衣黄”—— 曲阜师大实践团探寻日照茶染非遗魅力

2025年6月3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走进山东日照东港区,开启暑期“三下乡”实践之旅。团队聚焦茶染非遗文化,在当地“无失山房”非遗手工坊展开活动:...

曲阜师大实践团探茶染非遗,助日照茶乡振兴​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促进日照市东港区非遗文化传承与文旅产业协同发展,6月3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走进日照市东港区“无失山房”非遗手工坊...

青春探茶染 赋能茶乡兴

6月30日,我跟随曲阜师范大学“青衿染忆”实践团走进日照“无失山房”非遗手工坊。踏入工坊,茶香与草木气息扑面而来,非遗传承人向我们展示了茶染的完整流程:从筛选茶叶、...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