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铃声在张元小学的校园里响起,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普音兴乡,推普筑梦” 社会实践团队的驻点教学工作正式拉开了帷幕。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让普通话在乡村课堂扎根生长,正成为滋养乡村文化、助力乡村发展的重要举措。
进入教学阶段后,团队依据前期调研掌握的村民语言情况,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贴合乡村实际的课程。课堂上,队员们化身老师,从最基础的拼音字母教起,用采购来的拼音教具形象地展示声母、韵母的发音方法。孩子们瞪着好奇的眼睛,跟着老师一遍遍地认读,稚嫩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除了拼音教学,经典诵读课程也备受欢迎,队员们带领孩子们朗读《诗经》《唐诗宋词》中的经典篇目,这些篇目均为传承已久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抑扬顿挫的诵读声中,让孩子们感受普通话的韵律之美,同时也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接下来,团队将继续按照 “调研 - 实践 - 反馈” 的闭环机制,根据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同时,一系列积极健康、富有教育意义的特色活动也将陆续开展,进一步激发村民和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热情,让普通话真正成为连接乡村与外界的桥梁,为乡村文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为乡村振兴贡献积极力量。
(附现场活动影像:影像内容均为教学及课间互动的正面场景,无任何违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