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曦屡次浸染乡间小路,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普音兴乡,推普筑梦” 社会实践团队的乡村推普足迹已悄然丈量出热爱的深度。在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的当下,基层文化建设对标准化语言的需求愈发迫切,普通话推广正成为激活乡村文化生命力的重要引擎。
2025 年 7 月 6 日,团队以 “经典诵读与普通话推广融合助力乡村建设的实践路径” 为调研主线,正式进驻宜阳县高村镇张元村。据团队负责人介绍,首阶段开展了为期 3 天的田野调查,通过系统性摸查村民普通话掌握水平与使用场景,为后续两周的精准推普活动锚定方向。期间,成员们采取入户走访、问卷调研等 “沉浸式” 调研方式,与村民面对面交流,细致记录方言使用习惯、日常沟通场景等数据,力求让支教课程设计更贴合乡村实际语言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团队在调研间隙同步完成教学物资筹备工作。成员们深入镇集采购拼音教具、经典诵读读本等教学用品,并结合乡村生活特点备齐基础物资,为驻点教学筑牢保障。从张元村小学的出征仪式到田间地头的调研身影,团队以 “语言调研 + 文化服务” 双轮驱动模式,将推普工作嵌入乡村文化生态 —— 在记录村民 “你问我答” 的普通话使用现状时,同步开展《诗经》选段、唐诗宋词等经典篇目试读活动,让标准化语言与传统文化在乡土语境中产生共振。
截至 7 月 9 日,团队已顺利完成首批 50 份有效问卷采集及数据整理工作,清晰掌握了当地方言语音特征与高频沟通场景。目前,实践活动已进入驻点教学阶段,课堂上孩子们认真跟读拼音的模样、课间与队员们嬉笑互动的温暖瞬间,都被镜头一一记录。后续,团队将依托河南科技大学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资源,以 “调研 - 实践 - 反馈” 闭环机制,探索可复制的乡村推普创新范式。
(附现场活动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