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科左后旗碧野兴乡实践队:深耕文化振兴 激活民族根脉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刘宇 阅读:41 复制标题和网址

文化是乡村的“精气神”。实践队循着科左后旗的文化印记,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与乡村特色,为文化振兴注入青春思考。

在甘旗卡一中蒙古族民俗馆,实践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仔细端详马鞍、银碗、蒙古袍等实物展品,聆听那达慕大会、祭敖包等传统习俗的历史渊源。当看到馆内收藏的百年蒙古文典籍时,队员们驻足良久:“这些不仅是物件,更是蒙古族同胞的智慧结晶,必须好好保护传承。”大家还参与了简易蒙古包搭建体验,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游牧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深刻理解了“保护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民族根魂”的意义。

 

移步民族团结馆,一幅幅老照片、一个个感人故事串联起多民族共生共荣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蒙古族牧民冒雪救助迷路的汉族勘探队员”“汉族教师扎根牧区30年,培养出数百名民族学生”……这些故事让队员们眼眶发热,“‘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不是口号,而是刻在这片土地上的真实写照。”实践队还与馆内工作人员探讨“民族文化进校园”方案,提议通过短视频、情景剧等形式,让青少年更直观地感受团结力量。

 

在五官村,村徽上的“蒙古包剪影”“稻穗”“绿叶”元素引发队员好奇。村支书介绍,设计融合了当地蒙古族聚居、农业为主、生态优先的特点,象征“民族团结、五谷丰登、绿色发展”。队员们由此展开头脑风暴,建议结合村徽故事开发文创产品,“让村徽不仅是标识,更成为传播乡村文化的名片。”

相关内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科左后旗碧野兴乡实践队:深耕文化振兴 激活民族根脉

文化是乡村的“精气神”。实践队循着科左后旗的文化印记,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与乡村特色,为文化振兴注入青春思考。在甘旗卡一中蒙古族民俗馆,实践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科左后旗碧野兴乡实践队:聚焦人才振兴 搭建成长阶梯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科左后旗碧野兴乡实践队以“培育本土人才、引育并举赋能”为思路,在科左后旗开展系列人才振兴实践活动。实践队首先...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