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电信网络诈骗如隐匿暗处的 “毒瘤”,悄然侵蚀着人们的财产安全与社会信任。为提升民众的防诈骗意识,筑牢反诈防线,曲阜师范大学 “寻杏坛校史韵,传阙里万古光” 实践队积极行动,深入社区、街道,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卓有成效的反炸宣传活动。实践队成员们深知,精准宣传是让反诈知识深入人心的关键。他们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群体的特点,精心准备了多样化的宣传内容。对于年轻上班族,实践队通过制作生动有趣的短视频,以 “网贷诈骗”“兼职刷单诈骗” 等真实案例为蓝本,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广泛推送。这种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的警示教育,成功吸引了众多年轻群体的关注,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到诈骗的常见手段和防范方法。

而对于老年人这一易受骗群体,实践队重点聚焦 “保健品诈骗”“冒充熟人诈骗” 等常见套路。队员们走进社区,组织志愿者用方言录制通俗易懂的反诈音频,在社区早晚锻炼时段循环播放。同时,队员们还与老人们面对面交流,以拉家常的方式,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讲解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防范要点。在交流过程中,老人们积极分享自己或身边人遭遇诈骗的经历,实践队成员们则耐心倾听,并帮助他们分析电信诈骗的作案方式,传授实用的防范技巧,进一步增强了老人们的反诈意识和能力。为了让反诈宣传更加深入人心,实践队还采用了多种创新的宣传形式。他们制作了精美的反诈宣传手册,内容涵盖了常见诈骗类型的介绍、真实案例分析、防范建议以及报警求助方式等,语言简洁明了,图文并茂,方便不同文化层次的民众阅读和理解。在社区活动中心、学校、商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实践队设置了反诈宣传咨询点,队员们身披绶带,热情地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手册,并现场解答他们关于电信网络诈骗的疑问。此外,实践队还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 APP。他们在宣传过程中,详细向群众介绍该 APP 的来电预警、风险查询等强大功能,并现场指导群众如何下载、安装和使用。针对部分群众反映的 APP 频繁提示误判为 “打扰” 的问题,实践队成员们耐心解释这些预警的重要性,并指导群众进行个性化设置,让反诈工具真正贴合用户需求,避免了 “装而不用” 的尴尬。在一系列宣传活动中,实践队还注重与当地社区、学校、企业等单位的合作,形成了多方联动的反诈宣传格局。他们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同组织反诈主题讲座,邀请专业民警为居民们深入剖析诈骗案例;与学校合作开展反诈知识竞赛,激发学生们学习反诈知识的积极性;与企业联合举办反诈宣传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通过这些合作,反诈宣传的覆盖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反诈的良好氛围。此次反炸宣传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实践队在活动期间共发放宣传手册 5000 余份,覆盖群众达 8000 余人次。通过现场讲解、互动交流等方式,成功解答群众疑问 2000 余个,帮助 3000 余名群众下载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 APP。许多群众表示,通过实践队的宣传,他们对电信网络诈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防范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升。曲阜师范大学 “寻杏坛校史韵,传阙里万古光” 实践队的反炸宣传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社会实践,更是对社会责任感的深刻诠释。队员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守护群众的财产安全贡献了一份力量,也为营造全民反诈的社会氛围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实践队将继续秉承服务社会的宗旨,不断探索创新反诈宣传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反诈知识,提高防范意识,共同筑牢全社会反诈的坚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