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 7 月 12 日讯(通讯员 王震 )7 月 12 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青春火・科普启智团再次走进红卫街道曾家村 “爱心托管班”,以 “隐藏在身边的神奇力量 —— 磁场” 为主题,为 40 余名小学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启蒙课程。志愿者们通过趣味讲解、生动类比、动手实验等方式,带孩子们全面探索磁场的奥秘,让这一 “无形力量” 变得可知可感。上午:解锁磁场的 “基础知识密码”上午的课程从 “什么是磁场” 展开,志愿者王震以 “看不见的魔法” 为喻,引发孩子们好奇:“有一种力量,看不见摸不着,却能让小磁针‘跳舞’,它是什么呢?” 随后,他现场演示小实验:将磁铁慢慢靠近小磁针,原本静止的小磁针突然转动起来。“这就是磁场在‘发力’哦!” 孩子们瞪大眼睛,小声惊呼。

为了让孩子们理解 “磁场无处不在”,志愿者介绍:“地球就是个超大磁铁,周围的地磁场能帮我们辨别方向;家里的电视、冰箱通电时,周围也会产生磁场呢!” 在讲解磁场特性时,志愿者用 “超级大风” 类比:“磁铁两极的磁场像最强的风,离得越远,‘风力’就越弱。” 他还展示了磁感线图片:“这是磁场的‘神奇地图’,线越密的地方,磁场就越强。”
关于 “磁性物质”,志愿者抛出问题:“哪些东西会被磁铁吸引呀?” 孩子们纷纷抢答 “铁钉”“回形针”。志愿者顺势介绍:铁、钴、镍是 “磁性明星”,还分为铁磁性、顺磁性、抗磁性物质。“就像不同性格的小朋友,有的和磁铁‘特别亲近’,有的只是‘轻轻打招呼’。” 他举例,指南针靠地磁场和磁性物质指路,冰箱密封条用磁性让门关得更紧,孩子们恍然大悟。下午:探索磁场的 “跨界应用版图”下午的课程聚焦磁场的 “跨界本领”。在 “电流与磁场” 环节,志愿者讲述奥斯特的故事:“两百多年前,奥斯特偶然发现通电导线能让小磁针转动,从此揭开了电流和磁场的秘密。” 他用 “右手螺旋定则” 演示:“伸出右手握住导线,拇指指电流方向,四指弯曲的方向就是磁场的‘跑道’哦!” 还提到电动机就是靠这一原理转动,孩子们立刻联想到家里的风扇、洗衣机。
谈及 “动物与磁场”,志愿者分享了信鸽和海龟的 “超能力”:“信鸽有‘磁场导航仪’,再远也能回家;小海龟长大回出生地产卵,全靠感知地磁场的‘地图’。” 孩子们听得入迷,纷纷举手提问:“那小鸟也会用磁场吗?”
“磁悬浮列车为什么跑得飞快?” 志愿者用动画演示原理:“列车和轨道的电磁铁‘同极相斥’,让列车悬浮起来,减少摩擦,再靠电流改变推力前进,又快又稳还环保!” 此外,志愿者还揭秘生活中的磁场趣事:冰箱贴靠磁力 “站稳”,磁性拼图、积木靠磁力 “搭房子”,孩子们笑着说:“原来玩具里也有磁场呀!”
最后,志愿者展望未来:“以后磁场可能帮我们治病,让交通工具更环保,家里的家具也会更智能哦!”

动手实验:亲手 “触摸” 磁场的模样课程中的实验环节让孩子们跃跃欲试。“自制指南针” 时,孩子们把缝衣针在磁铁上单向摩擦磁化,插在泡沫板上放入水中,看着针慢慢指向南北,兴奋地喊:“我的指南针成功啦!”
在 “铁屑变魔术” 实验中,孩子们在磁铁周围撒上铁屑,轻轻晃动白纸,铁屑瞬间排列成弯曲的线条。“这就是磁感线的样子!” 志愿者讲解道,孩子们凑近观察,发出阵阵惊叹:“原来磁场长这样!”好评如潮:让科学种子生根发芽曾家村托管班负责人点赞:“这堂课把磁场从课本里‘拉’到眼前,从基础到应用,从动物到科技,孩子们不仅知道了‘是什么’,还明白了‘为什么’,玩着玩着就爱上了科学。”
课程结束后,孩子们七嘴八舌分享收获:“我知道海龟靠磁场回家了!”“磁悬浮列车好厉害,我以后要发明更棒的交通工具!” 志愿者们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让科学的好奇心在孩子们心中扎根,未来探索更多未知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