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骄阳似火,却挡不住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共护万丈湖,同筑清河梦”志愿服务队的热忱。他们走进花园口水文站,以“三下乡”活动为契机,在黄河岸边开启了一场解锁生态保护新视角的奇妙之旅。
水文站工作人员热情地聚焦“黄河生态流量保障”主题,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通过水文数据调控下泄流量,保障河道生态用水。队员们围坐在一起,听得全神贯注。当了解到“即使干旱季节,也要预留生态水量”的保护理念时,大家不禁发出惊叹,这彻底颠覆了他们以往“水资源仅用于灌溉、发电”的固有认知。原来,黄河的生态保护远比他们想象的更为复杂和重要。
随后,队员们参观了生态流量监测终端。看着那些精密的仪器和不断跳动的数据,他们仿佛看到了黄河生命的脉搏。工作人员耐心地解释着每一个数据背后的意义,队员们不时提出疑问,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活动结束后,服务队认真总结。他们表示,将把这一理念融入未来环保宣传,让更多人了解“科学用水”对黄河生态的意义。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科学用水,黄河必将焕发出更加勃勃的生机,成为一条真正造福人民的母亲河。这场花园口实践,不仅让队员们收获了知识和成长,更让他们成为黄河生态保护的坚定守护者。
实践环节更是充满了挑战与乐趣。队员们分组行动,有的沿着河岸仔细清理垃圾,不放过任何一个烟头、一片纸屑;有的则认真观察记录河道内水生植物的生长情况。经过一番努力,大家惊喜地发现,经过生态补水,岸边芦苇长势良好,翠绿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奇迹。“原来水流多少,直接关系着河流的‘生命力’。”一位队员感慨道,这句话也道出了大家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