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再次踏上前往日照市东港区‘无失山房'的旅程,只为更深入地探寻茶染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之道。
晨光中的无失山房静谧雅致,空气中弥漫着茶叶的清香。第五代传人朱老师早已在院中忙碌,她正专注地分拣着新采摘的茶叶。这些用于茶染的茶叶,与日常饮用的品类有着明显区别,更侧重于色素含量,这是历经数代人实践沉淀的经验结晶。实践团成员们围在一旁,仔细观察着不同茶叶的形态差异,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探究。
随后,朱老师展示了独特的 “多层套染” 技法。她先将白布浸入基础茶染液中浸染底色,晾晒至半干后,用特制模具遮蔽部分区域,再换用不同浓度的染液进行二次染色。如此反复几次,原本素净的白布上便呈现出层次丰富、韵味独特的图案。成员们屏息凝神地注视着每一个步骤,手中的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生怕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山房内,实践团成员们看到了诸多创新的茶染作品。朱春莲将传统茶染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开发出茶染服饰、家居用品等一系列产品,让古老的技艺融入现代生活。这些作品既保留了茶染特有的温润色调,又兼具实用功能,展现出非遗技艺与时俱进的活力。
实践团成员们还与山房的学徒们进行了交流观察。从学徒们的操作中能看出,初学茶染时,掌握染色均匀度并非易事,往往会出现颜色深浅不一的情况。但在师傅们的悉心指导下,他们逐渐摸索出窍门,如今已能独
立完成简单的茶染作品,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坚持与成长。
此次再访,实践团对茶染技艺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他们计划将调研所得整理成图文资料,通过校园展览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茶染技艺的当代发展,为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