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凝固的历史,活态的非遗:浙江财经大学实践服务团赴安吉探寻竹扇非遗之旅

来源: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杨航仑倪恩慧胡方 阅读:119 复制标题和网址

杭州7月6日电(通讯员 杨航仑 倪恩慧 胡方菁)2023年7月3日至7月5日,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扇青竹之风,传篁韵悠悠”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赴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探寻安吉鄣吴竹扇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实践服务团围绕“寻扇艺”“溯扇源”“鸣扇音”三个主题,着眼现代鄣吴竹扇内生动力,让竹扇吹起安吉文旅之风,探索非遗对于共富的精神引领与道路指引作用。

7月3日上午,实践团来到安吉县,与当地安吉天略外国语学校合作开展“竹扇进校园”活动。

活动伊始,由具有专业美术技能的学生家长率先进行指导与示范,教授竹扇扇面图案意义。然后实践团通过PPT等生动易懂的形式向小朋友们详细介绍了鄣吴竹扇的渊源与发展,帮助小朋友们对相关非遗知识进行理解与消化。过程中本校老师也协助维持课堂秩序,帮助实践团与小朋友们进行沟通。

同时为调动课堂讨论氛围,活络非遗思绪,实践团进行课堂趣味问答并得到了小朋友们热烈的反应与回馈。通过课堂上的活跃回应,实践团了解到了当地政府对于非遗文化的重视以及对于非遗精神的努力探索。而后秉持着让非遗在现代焕发新能的目标,实践团在黑板上绘制了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鼓励小朋友们将竹扇非遗与现代亚运相结合,让新生代思考古老文化在当今的可能。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绘制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

同时,为进一步激发新生代对于非遗文化的热爱,助力非遗种子在他们心中的萌芽,实践团将竹扇带入课堂,鼓励小朋友们进行大胆作画,将自己的联想与想象绘于素纸扇面之上,并对其铅笔构图以及明暗色彩进行指导。

同样地,学生家长也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语言、模板等形式开阔孩子思维,协助实现实践团让孩子们进行现代亚运精神与传统非遗文化结合的期待。在绘画过程中,小朋友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实践团、家长以及老师的启发与解答,他们将扇面图案与亚运会、绣球花、吉祥物等元素融合,切身体会到鄣吴竹扇的文化底蕴。在古老的非遗文化与新生代的碰撞当中绽放出了绚烂的文化之花。

最后实践团帮助小朋友将扇面与扇骨粘合,并将竹扇赠送给他们,期待非遗在新一代中可以激发新一轮浪潮。

图为实践团与小朋友及其画作合影。

7月4日上午,实践团来到鄣吴村陈爱兴扇艺工作室采访安吉“两山”工匠陈爱兴先生。

在此次线下面对面交谈当中,实践团挖掘出了陈爱兴先生与鄣吴竹扇之间的故事,并通过探索他对于竹扇的想法,实现了对鄣吴竹扇的进一步理解。

陈爱兴先生也讲解了制作竹扇的逐道大类工序,并且在谈话中,他始终强调手艺人应当秉持匠心,做到精益求精。从选材到穿面,陈爱兴先生都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让实践团欣赏了匠心独运的榫卯结构扇头等巧妙组合。

图为陈爱兴先生为实践团讲解竹扇工艺。

实践团也采访到了陈爱兴先生的儿子陈宇,并从陈宇先生对于其职业生涯的概述当中看见了鄣吴竹扇中新时代的青年赋予非遗新生机的可能性。在陈爱兴先生示范了锯边、打眼、拉料等制作工序后,实践团队员们亲身参与了动手实践过程,在实践中体悟到鄣吴竹扇深刻的工艺智慧。

最后实践团了解到陈爱兴先生有在自媒体平台对鄣吴竹扇进行相关宣传,以此来拉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们之间的距离,让非遗竹扇深入人间烟火中,期待着竹扇能以点出发,覆盖成面。

7月5日中午,实践服务团来到鄣吴古村落老街进行实地调研,亲身感受到了非遗竹扇弄巷的魅力与吸引力。在纵横交错、古色古香的房屋中,实践团分别在老街街边与八府广场水车边上拍摄了宣传鄣吴非遗竹扇的纪录片,以了解竹扇的发展路程,深刻剖析鄣吴工匠精神的传承态度。该宣讲视频以主持人讲解的形式为主,展开阐述了现今鄣吴非遗的生存环境与发展情况,并对鄣吴竹扇在未来的作用与意义提出了新的愿景。在寻访老街中,实践团见到了居民们悠闲微笑与惬意闲聊的闲适画面。在竹林中生长的民众也向实践团抒发了他们对于竹扇的认知与热爱。在鄣吴老街上,他们真正做到了家家有竹、拥竹入怀的场景。实践团也深入街中商铺,与商店老板进行交流,从中了解到他们大多是鄣吴竹扇非遗的传承者,也同样亲自制扇并对其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图为实践团在扇雕前合影。

下午,实践团来到鄣吴村扇之语工作室采访非遗传承人张北兴先生。身为“省乡村文化能人”荣誉称号的获得者,张北兴先生分享了他从事竹扇行业的心路历程。张北兴先生强调做好竹扇的关键是“德艺双馨”,先做人再做扇,正所谓“七分工具,三分手艺”。实践团切实体会到竹扇的制作需要用匠心对待。此外,“一个时代的产物需要一代代人的传承与改进”,他紧紧把握当下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立现代之僻壤,寻传统之原乡,使竹扇焕发出传统技艺在当代的蓬勃生机。在最后,实践团也收到了张北兴先生的馈赠,众人手持传统折扇,与传承人进行了合影留念。两代人的交织,也表现了非遗传承既无法离开老者,也无法离开新人,它须二者通力合作,才可绽放出绚烂的成果。

相关内容

青春力量托举梦想——中北大学学子谭炫艺的云端助学和社区服务实践

夏日炎炎,在由河津市委社会工作部、河津市民政局、河津市文明办、共青团河津市委、河津市爱心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的河津市“云端助学益起成长”大学生辅导小朋友志愿项目中...

梧院学子三下乡:实践乐趣动人心,践行精神添风采

大学生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马玉璇)2024年7月8日,梧州学院“花开半夏青春筑梦”食药基层服务践行团前往梧州市蒙山县文圩镇木护村进行实践活动。此次来到木护村,践行团的...

广东医科大学志愿者开展急救知识宣讲:“救”在身边,共护美好未来

为了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提升救人助人能力,广东医科大学湛城蓝志愿服务队于7月11日在友谊街道文化站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肺复苏(CPR)教学宣讲活动。本...

共享食堂调研记:深入社区食堂,共创社区美好未来

7月6日,我们很荣幸作为衢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食空邻聚,共创未来”逐梦科创社会实践团队——食链先锋队中的一员,参与到了衢州市未来社区共享食堂运营模式和满意度的深入...

走进国之重器,感悟工匠力量

为感受“大国工匠”精神,加强新时代工业认知,了解现代化、智能化工业流水线,传承钢铁精神,点亮奋斗青春,了解攀钢建设情况,追忆攀钢人的光辉历程。在攀钢钒制造部管控...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海报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