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戏曲进校园,国粹润童心——集美大学“戏韵芳华”实践队赴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调研活动

来源:集美大学师范学院 汪思婷 林怡婧 黄 李华 阅读:109 复制标题和网址

戏曲进校园,国粹润童心——集美大学“戏韵芳华”实践队赴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调研活动

2023年7月2日,为深入了解现阶段厦门小学对非遗戏曲的传承、发展现状,集美大学“戏韵芳华”实践队全体队员在指导老师黄志松的带领下,前往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进行调研学习。

图为“戏韵芳华”实践队在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合照

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以戏曲文化为园本特色,开设小学戏曲社团,培养了众多“小戏骨”。蓝海豚小学戏曲社团的创办者——陈伟顺老师带领实践队队员们参观了学校特色的闽南文化长廊、戏曲教育工作室。从长廊的闽南民俗文化、闽南戏曲知识到戏曲教育工作室的戏曲饰品、戏曲荣誉,实践队队员在老师的介绍中领略了戏曲文化的发展与成就,认识了戏曲文化入小学的再发展,感受到闽南文化的魅力与北附师生为闽南戏曲艺术之路的共同努力、付出。

图为陈伟顺老师带领实践队队员们参观学校特色的闽南文化长廊

图为陈伟顺老师带领实践队队员们参观戏曲教育工作室

据悉,2017年,厦门市授予学校“闽南文化艺术特色校”牌匾;2018年,学校先后挂牌“歌仔戏人才培养基地”(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颁)、“少儿歌仔戏研习基地”(厦门卫视颁)、“高甲戏人才培养基地”(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颁);2019年,厦门市南乐团把北师大海沧附校确定为“南音传习基地”。迄今为止,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已经获得第五枚国家级戏曲小梅花金奖(中国少儿戏曲艺术的最高奖项)。

图为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所获牌匾

从自发录影向视频平台投稿到接到厦门卫视邀约,到如今与中央电视台一年12档节目的固定合作,陈伟顺老师不断地为热爱戏曲的小戏骨寻找舞台。“演员一定是在舞台上成长的,在排练厅他成长不起来。”陈伟顺老师说到,“除了校外的舞台,我们也在学校内搭建了自己的舞台,就是这个小剧场。”老师带领实践队员进行了参观,并介绍了学校周末戏剧的开展。“戏曲是严谨的艺术。”如何通过背景幕布增加舞台的纵深感、如何寻找舞台的最佳位置、拍摄剧照时如何用闪光灯突出眼神光……一系列问题在老师的讲解中妙趣横生,使队员们深刻体会戏曲中无处不在的美学艺术与严谨讲究。

图为陈伟顺老师向实践队队员们介绍小剧场

随后,陈伟顺老师现场为队员们展示小演员的角色装扮过程。过程中,老师逐一为队员们介绍吊眉、贴片子、线帘子、包水纱等软头面及其他的戏曲行头。“贴片子,七小弯,三指宽”、用发套、片子等塑造出符合中国古典审美的圆润头型和鹅蛋脸,极富中国古典美学智慧。装扮完成后,小演员展示了一段杨贵妃剧目表演,实践队员也在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苏燕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一段经典的戏曲动作,在实地体会与亲身参与中,感受戏曲的刚柔并济。

图为陈伟顺老师为小演员徐静雯进行装扮

图为小演员徐静雯杨贵妃剧目表演

图为实践队队员们在苏燕老师指导下学习戏曲动作

最后,实践队队员对小演员徐静雯和陈伟顺老师进行了采访,对于北附学校的戏曲引入、发展过程展开进一步的了解。老师提到,蓝海豚戏曲社创立之初和大部分戏曲社团一样面临着“没钱”“没人”“没平台”三大难题,戏曲社就是在解决这三个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壮大的。“现在是自媒体时代,资源互通,不会什么,缺什么,那就自己去学、去创造。”陈伟顺老师通过自媒体平台,自学了绒花、点翠等工艺,为剧团制作出精美的饰品,以减轻经费负担;奔走在厦门各戏曲剧团中,为小学寻找挖掘专业的戏曲指导老师;借助网络技术,从自媒体平台积累点击率,到与厦门卫视、中央电视台达成合作。在众师生对戏曲的热爱与不懈的努力下,学校已经形成了一套良好的教育体系,哪怕是从未接触过闽南语的学生,来剧团经过系统的学习、训练后也能够出色地完成几场戏目的表演。

图为对小演员徐静雯进行采访

图为对陈伟顺老师进行采访

陈伟顺老师的亲身经历也为实践队队员们传承、发扬戏曲文化提供了诸多借鉴思路: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学习配饰制作,节省成本,把经费花在更重要的地方;主动寻找舞台,不局限于学校的练功房;而针对学校戏曲社的发展、纳新工作,陈老师也提出建议:“筹备一场演出,筹备一场艺术沙龙,筹备一场艺术科普讲座,通过这种形式,让大家感受到戏曲不止美在表象,而是一门深刻、严谨的艺术,让大家从这门艺术所蕴含的民族智慧,民族审美中,产生民族自豪、文化自信,从而被其深深吸引。”

“戏曲能传承至今,能有这么长久的发展历史,一定有它的独到之处。”戏曲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探寻其中蕴含的中华智慧,更需要有向前、向上的冲劲与态度。在此次的入小学调研中,“戏韵芳华”实践队队员们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相关内容

梧院学子三下乡:实践乐趣动人心,践行精神添风采

大学生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马玉璇)2024年7月8日,梧州学院“花开半夏青春筑梦”食药基层服务践行团前往梧州市蒙山县文圩镇木护村进行实践活动。此次来到木护村,践行团的...

广东医科大学志愿者开展急救知识宣讲:“救”在身边,共护美好未来

为了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提升救人助人能力,广东医科大学湛城蓝志愿服务队于7月11日在友谊街道文化站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肺复苏(CPR)教学宣讲活动。本...

共享食堂调研记:深入社区食堂,共创社区美好未来

7月6日,我们很荣幸作为衢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食空邻聚,共创未来”逐梦科创社会实践团队——食链先锋队中的一员,参与到了衢州市未来社区共享食堂运营模式和满意度的深入...

走进国之重器,感悟工匠力量

为感受“大国工匠”精神,加强新时代工业认知,了解现代化、智能化工业流水线,传承钢铁精神,点亮奋斗青春,了解攀钢建设情况,追忆攀钢人的光辉历程。在攀钢钒制造部管控...

嘉应学子三下乡:开展心理团辅课堂,让心沐浴在阳光下

(通讯员王于莹)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青年学生社会实践的号召,提升基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帮助青少年提升心理素质,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组建了一支...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