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9日,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的实践团成员来到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法院,与法院院长围绕深度伪造技术的滥用领域、司法应对与追责主体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其间,冯院长对于实践中案件的分析、对于司法应对难点的破解方法等都与我们进行了深刻讨论。此次探访让我们对于基层法院应对新兴技术类案件的司法智慧有了直观的认识。
在普法层面,法院也针对老年人、青少年等高危人群精准发力:联合社区、养老机构开展“以案说法”讲座,用方言讲解、图文手册提醒老年人防范AI换脸借款诈骗;联合学校开设“法治课堂”,通过动画、游戏向青少年解析伪造原理,还利用短视频平台发布防骗指南。谈及最急需补齐的规则,冯院长直指平台监管责任规定。他建议明确平台需配备专业技术监测系统,接到举报或自查发现违法内容后,1小时内启动初步审核、24小时内完成核查处置,对未履行义务的平台,明确其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责任,从传播环节遏制深度伪造危害。
此次专访,让我们看到法院在应对深度伪造犯罪时的主动作为与司法智慧。面对不断迭代的技术,司法正以严谨的法律适用、创新的协作机制、精准的防范举措,为数字社会筑牢安全防线。未来,随着相关规则进一步细化完善,必将更有力地打击深度伪造违法犯罪,守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