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三下乡

辽宁工业大学实践团:数智赋能农田,谱写耕种新篇

来源:辽宁工业大学 奚汇 李昊锟 阅读:19 复制标题和网址

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乡村全面振兴精神,辽宁工业大学师生共同前往辽宁省凌海市石山镇开展名为“数字赋能三农,学子反哺乡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支由软件工程、大数据、通信工程等学科背景的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乡村实际需求相结合,致力于用科技力量为传统农业赋能,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

抵达石山镇后,实践团队首先在村民刘大哥的带领下,深入当地大规模种植的玉米田,了解当地的农业生产现状 。刘大哥热情地向队员们介绍,石山镇以玉米种植为主,每年只收一季。通过与村民们的交流,团队成员们了解到,传统的玉米种植模式虽然经验丰富,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农户们主要依靠经验判断作物的生长状况,施肥和灌溉缺乏科学依据;虽然现在有了机器,但耕种过程依然费时费力 ;对于化肥的使用,主要是掺混肥和一次性控释肥 ,如何更精准地施肥以提高产量、减少环境污染,是农户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在深入了解当地情况后,实践团认识到,虽然现代农业机械已经普及,但农田管理的“智慧化”水平仍有待提升。如何将经验化的管理模式转变为数据化的精准管理,正是他们此次实践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为了解决传统农业管理的痛点,辽宁工业大学的实践团队带来了他们自主设计制作的监测设备。这套设备集成了多种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的各项关键环境参数。

团队成员向村民们详细介绍了设备的功能:“我们这个设备可以监测农田的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以及土壤湿度等,可以将田地里的一些环境信息数值化,有利于对农田进行更精准的管控。”

在一片农田里,成员们熟练地将设备安装好,并连接到电脑。很快,屏幕上就显示出了土壤的实时湿度、光照强度以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等一系列数据。这些平时只能凭经验大致判断的指标,现在变得一目了然。

村民们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位王大爷感叹道:“现在是真方便,以前我们种地都是很多年经验积累出来的。现在有了这些设备,可以帮我们更准确的做判断了!” 团队成员们不仅演示了设备的使用,还耐心地向村民们讲解了如何根据这些数据做出科学的耕种决策。例如,当土壤湿度低于某一阈值时,就需要进行灌溉;当光照不足时,则需要考虑相应的补光措施。这种将复杂的科技原理转化为简单易懂的操作指导,让村民们对“智慧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信心。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辽宁工业大学师生对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响应。通过将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他们不仅为石山镇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工具,更在实践中锻炼了自身的专业技能,坚定了服务“三农”的理想信念。

正如团队负责人所言:“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投身 “三农”事业、助力乡村振兴,既是责任担当,也是青春使命。我们将课堂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的东西来帮助乡亲们种地,非常有成就感。在这之后我们会进一步完善这些设备,希望越来越多的乡亲们能够用上,同时也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

相关内容

辽宁工业大学实践团:数智赋能农田,谱写耕种新篇

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乡村全面振兴精神,辽宁工业大学师生共同前往辽宁省凌海市石山镇开展名为“数字赋能三农,学子反哺乡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