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梁雨溪/文 张晓琳 林云/图)为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对家乡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生命科学学院学子在暑假积极参与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为家乡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2025年7月2日至12日,生物科学23级5班张晓琳到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赵河镇各村组进行返家乡公益辅导实践活动。她每日穿梭在课堂之间带领孩子遨游知识的海洋,主要帮他们梳理课本知识、讲解作业难点,遇到学习之外的困惑她也耐心倾听。空闲时,张晓琳教他们做手工、玩些简单的团体游戏,用陪伴驱散他们的孤单。她说:“微小的善意也能长出力量,我愿意带着这份热忱,继续做那个传递光的人,让更多角落因真诚的付出而温暖起来。”
1.张晓琳为儿童讲解数学题
2025年6月30日至7月11日,生物科学23级5班林云积极到河南省南阳市商城县赤城街道崇福社区参与文明实践社会活动。在活动中,林云作为志愿者,参与策划并执行艺术素养提升相关环节,包括组织未成年人开展绘画创作、手工制作等艺术实践课程,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协助开展文艺表演排练,鼓励孩子们登上舞台展现自我。同时,她还通过互动游戏、故事分享等形式,向孩子们传递雷锋精神与文明实践理念,激发他们参与公益、践行文明的热情。她说:“看着孩子们在艺术创作中眼眸发亮,从羞涩不敢登台到自信绽放光芒,我真切感受到文化艺术滋养心灵的力量。传递雷锋精神时,孩子们纯真的‘我也要帮助别人’的回应,让文明传承有了最生动的注脚。”
2.林云策划艺术实践课程
生命科学学院学子在暑假中积极投身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更让家乡在青春力量的参与中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