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日照7月10日讯(通讯员 张鳕)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推动日照市东港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6月3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队奔赴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无失山房”非遗手工坊,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探寻古老茶染技艺的现代生命力。
步入“无失山房”,实践队员们立刻被浓厚的文化气息所包裹。手工坊内,一件件茶染织物悬垂如画——素白棉麻浸润于浓酽茶汤,在时光与手艺的奇妙催化下,幻化出深深浅浅的秋香、赭石与檀褐色泽,纹路似山岚晕染,又如古树苍痕。队员们屏息凝神,指尖轻抚过织物温润的肌理,仿佛触碰到的是历史沉默的脉动。
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队员们纷纷挽袖躬身,浸入茶染的实践洪流。茶叶在沸水中翻滚沉浮,释放出沉淀的色素;棉布浸入茶汤,饱吸大地精华;空气接触后的氧化反应如同魔法,令织物在众人眼前层层绽放出时间的印记。一位队员凝视着自己手中逐渐变幻的方巾,感叹道:“这抹茶色,仿佛将日照漫山茶园的云雾与朝露都织了进去。”
随后进行的深度访谈中,传承人一面展示着祖辈传下的茶染纹样图谱,一面道出切肤之忧:珍贵古法图谱面临老化损毁之危,天然染材日益稀缺难觅,市场认知的狭窄更让传承步履维艰。然而谈及茶染与日照“茶乡”振兴的联结,她眼中重燃亮光:“茶染是茶叶生命的二次绽放。它让每一片日照绿叶的价值,从舌尖延伸至生活美学。”
此次躬身入局,使“青衿染忆”团队深切体悟到,茶染这一缕古色,恰是日照茶产业突破传统、提升文化附加值的金线。当一片茶叶既能品饮又能晕染生活,乡村经济便获得了更丰饶的维度与更坚韧的生命力。
实践团队决心以此次探索为起点,将茶染技艺的魅力与困境带回课堂与社会,让青年智慧真正化为活水,滋养非遗传承的根系,为日照乡村振兴的壮阔图景注入属于青春的时代新彩。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无失山房”凝神观摩茶染古法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