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寒假社会调研心得之探究红色基因传承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执梦实践队王雅晴 李华 阅读:92 复制标题和网址

铸高校教育之品质,传红色基因之文化

——关于“学生中心论视域下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探究”的心得体会

□王雅晴(文学院2204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在这一新发展背景下,新时代呼吁将网络思政教育和线下育人教育的结合,有助于全面提升思政育人实效。同时,随着我国文化自信自强战略的持续推进,红色基因逐渐转化为高校思政教育必不可少的资源。从大学生角度出发,将红色基因传承融入网络思政教育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大学生可以依托网络技术随时随地接受红色基因熏陶,多元丰富的教育模式、厚重自信的红色基因、良好的网络育人氛围等都能促进网络思政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深化红色基因对大学生的影响。当前,将大学生的红色基因传承与网络思政教育融合发展,将有利于实现良好的相互促进的教育效果。同时这也可以极大地实现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和提升文化自信的目标。

然而,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当今,网络媒体平台的门槛相对低,导致网络上的知识信息良莠不齐。学生们面对网络上的信息时,辨识能力不足,同时又难以抵制网络游戏等诱惑。因此,将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和网络思政教育融合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此外,高校的网络思政教育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高校线上红色基因宣传力度不够;部分高校教师不适应网络教育,难以掌握线上教育软件;以及线上思政教育流于表面,未能与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因此在当今背景下,探究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必行之路。

为了探究该融合发展路径,笔者参加了2024年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执梦实践队寒假社会调研,其调研的主题是“学生中心论视域下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探究”,在为期一个月的线上线下的调研活动中,笔者对“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有了更清晰更深刻地了解,同时也更明白了高质量的传承和教育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线下面试阐释话题理解,初步体会寒调与话题

虽然这是笔者第二次参与寒调调研活动,但笔者对寒调仍充满浓厚的兴趣和热切地向往。在工作中,笔者一直努力发挥经验优势,为寒调活动的顺利开展贡献力量。同时,笔者也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寒调提供更专业更有效的支持。

在尚未正式加入调研队伍之前,笔者拿到了这个话题“学生中心论视域下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探究”,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一直是热门的话题,然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却是第一次。为了更好地参加寒调探究课题,笔者查阅了大量的相关学术材料,详细地研究了“学生中心论”“红色基因”“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等名词的相关情况。在这一过程中,笔者感觉受益颇多。面试时,对寒调话题进行阐述,当时笔者对“学生中心论视域下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探究”这一话题的阐述是:

1.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中心论”具体定位,我们才能确定调研的目的和方向;

2.在调研开始前,我们应该了解当前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现状。根据我国在此方面所面临的具体问题,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探究破局之路;

3.在寻求解决之道的过程中,应联合政府、高校教师、广大党员干部以及自媒体平台等多方主体,共同采取措施,助力我国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发展;

4.深入研究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随后面试官询问笔者能胜任寒调工作中的哪一部分,是否能接受寒调的各项任务,笔者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面试结束后,笔者复盘了面试过程以及听了其他面试者的见解,自身初步体会了解寒调的意义以及该课题的调研价值。

而后通过面试,确定队伍名、撰写问卷各个维度、举行第一次会议。在第一次会议中,我们队伍中的各个队员都详细地谈了对我们组问题见解。我们率先明确了“学生中心论视域下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探究”这一话题中的关键词,有‘学生中心论’、‘红色基因’、‘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融合路径’。我们团队从关键词入手,详细地分析它们的含义以及在该课题中的作用,做到对寒调话题有了全面且较深刻地了解。同时在第一次会议中,完成了队伍分组(调研组与宣传组),确定了问卷出题要求。在队伍分组中,笔者了解到“学生中心论视域下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探究”这个课题,分为:卷首语+基础信息+背景、现状、原因、措施、意义等方面来出题研究。在参与调研组讨论设计题目的过程中,笔者深刻领悟到,设计题目应注重完整性,语言流畅,表达清晰,选项具体、有序且相互独立,互不交叉。在问卷打印完成后,笔者与团队成员共同负责在校内分发问卷。在此过程中,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并借此机会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同学们对“学生中心论视域下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融合路径探究”这一课题的看法。总之,各项线下活动使笔者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知识。

线上发放问卷、讨论课题,让寒假更有意义

冬日如期而至,湖北师范大学各年级也逐一开始放假,我们执梦实践队也开始发放线上问卷了。在1月28日晚上,笔者向许多好友发放了问卷,在得到他们填写问卷数据的同时也增强了和朋友之间的感情,让寒假不只有新年的喜悦、知识的积累,还有朋友们的相伴。问卷发放、收集,问卷数据的整理汇编等等这一系列的工作完成,寒调也随之到了尾声。在问卷数据的展示中,我们清楚当前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现状,我们更清楚了应该怎样去探索“学生中心论视域下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

笔者认为,大学生既是当代网络生活的重要参与者,也是网络思政教育所面对的主体。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推动红色基因融入网络思政教育,高校应关注学生主体的红色基因了解、传承水平及学情实际,在明确详情的基础上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活动。同时立足学生主体,通过创新红色基因融入形式、创新网络教育方式等途径,吸引学生踊跃参与,在师生的充分互动和有效交流中深化红色基因影响。作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素材,红色基因如何与网络思政教育融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要充分关注大学生对红色基因传承的情况,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将红色基因与网络思政教育融合,这对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和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内容

梧院学子三下乡:实践乐趣动人心,践行精神添风采

大学生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马玉璇)2024年7月8日,梧州学院“花开半夏青春筑梦”食药基层服务践行团前往梧州市蒙山县文圩镇木护村进行实践活动。此次来到木护村,践行团的...

广东医科大学志愿者开展急救知识宣讲:“救”在身边,共护美好未来

为了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提升救人助人能力,广东医科大学湛城蓝志愿服务队于7月11日在友谊街道文化站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肺复苏(CPR)教学宣讲活动。本...

共享食堂调研记:深入社区食堂,共创社区美好未来

7月6日,我们很荣幸作为衢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食空邻聚,共创未来”逐梦科创社会实践团队——食链先锋队中的一员,参与到了衢州市未来社区共享食堂运营模式和满意度的深入...

走进国之重器,感悟工匠力量

为感受“大国工匠”精神,加强新时代工业认知,了解现代化、智能化工业流水线,传承钢铁精神,点亮奋斗青春,了解攀钢建设情况,追忆攀钢人的光辉历程。在攀钢钒制造部管控...

嘉应学子三下乡:开展心理团辅课堂,让心沐浴在阳光下

(通讯员王于莹)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青年学生社会实践的号召,提升基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帮助青少年提升心理素质,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组建了一支...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