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滁院学子三下乡实践感悟: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文化基因

来源: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陈成 李华 阅读:127 复制标题和网址

为牢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主线,做好保藏、展示、研究、交流各项工作,推动更多人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认识中国,更好讲述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文明传承发展故事。2023年6月28日,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赴安徽博物院文化探索实践小分队”在队长的带领下,开展以“弘扬文化”为主题的线上社会实践活动。

安徽省博物馆成立于1956年11 月14日,2010年12月28日更名为安徽博物院。

1958年9月17日,毛泽东同志视察安徽省博物馆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一个省的主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是一件很要紧的事。这一讲话,既是对安徽省博物馆和安徽文物工作的肯定,也为新中国博物馆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李先念、叶剑英、彭德怀、陈毅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馆视察,陈毅同志题写了馆名。

安徽博物院现为一院两馆运行模式。老馆位于合肥市安庆路268号,展陈大楼为仿苏式建筑,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常设展览有“安徽革命史陈列”“安徽古生物陈列”“安徽好人馆”等。新馆位于合肥市怀宁路87号,建筑造型体现了五方相连、四水归堂的徽派建筑风格,2011年9月29日建成并对外开放,常设展览有“安徽文明史陈列”以及“徽州古建筑”“安徽文房四宝” “江淮撷珍”“欧豪年美术馆”等专题。两馆每年还引进、举办多场展现境内外代表性历史文化风貌的精品临展,以满足观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安徽博物院现藏文物31万余件,特色藏品包括商周青铜器、汉代画像石、古代陶瓷器、宋元金银器、文房四宝、明清书画、徽州雕刻、古籍善本、契约文书、近现代文物及潘玉良美术作品等。古旧字画装裱修复、青铜器保护修复、碑刻保护拓片等技术力量雄厚,在漆木器保护、油画保护修复、文物预防性保护方面具备一定实力。

建馆以来,安徽博物院以文物资源为基础,陈列展览为平台,文保科研为推力,宣教服务为保障,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行列,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首批公共文化设施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单位等。“徽州古建筑陈列” “皖风徽韵——安徽历史文化陈列”“明德至善 家国天下——徽州优秀传统文化展”分别荣获第七届、第十届、第十三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向往——‘我’与安徽改革开放四十年”荣获第十六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特别奖”。

如今,安徽博物院不仅是文物收藏、保护和展示场所,还在求索中形成现代博物馆功能多元化、服务人性化的发展特色:“画魂玉良”“文房雅集”“青铜古韵”等9大系列上千种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实现公众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愿望;“安徽文博讲堂”“爱上博物馆”“安博之友”等各类讲座和文化体验活动,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吸引观众多渠道深度了解博物馆文化;互联网+时代,安徽博物院“两微一端一站”让人足不出户,轻点手机和电脑,便可以浏览精彩展览和精美藏品……

让历史不再遥远,让文明变得亲近,让文化走进生活,安徽博物院正在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在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征程中,继往开来,铿锵前行。

前往安徽文明史陈列馆参观,安徽地跨长江、淮河,自然地貌多元,文化兼有南北,在中国文明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安徽人类历史可上溯至200多万年前,各地发现的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显示了安徽境内氏族社会文化的高度发达。夏商周时期,方国林立,至战国统一于楚,礼乐制度深受中原王朝影响,皖南铜矿的采冶为中国青铜文明的辉煌做出了重要贡献。秦汉之际及魏晋时期,留下众多遗址遗迹。汉代经济、文化、科技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隋唐宋元时期,以大运河为代表的水陆交通发达,带动了安徽及东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成为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发端。明清时期,徽商推动了中国城镇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鼎盛于清中叶的桐城文派,为中国文学史谱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本陈列选取体现安徽各个历史阶段社会发展代表性的文化遗存、珍贵文物、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从不同侧面反映安徽历史文明发展的脉络。

通过本次展览,我们深刻体会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相关内容

梧院学子三下乡:实践乐趣动人心,践行精神添风采

大学生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马玉璇)2024年7月8日,梧州学院“花开半夏青春筑梦”食药基层服务践行团前往梧州市蒙山县文圩镇木护村进行实践活动。此次来到木护村,践行团的...

广东医科大学志愿者开展急救知识宣讲:“救”在身边,共护美好未来

为了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提升救人助人能力,广东医科大学湛城蓝志愿服务队于7月11日在友谊街道文化站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肺复苏(CPR)教学宣讲活动。本...

共享食堂调研记:深入社区食堂,共创社区美好未来

7月6日,我们很荣幸作为衢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食空邻聚,共创未来”逐梦科创社会实践团队——食链先锋队中的一员,参与到了衢州市未来社区共享食堂运营模式和满意度的深入...

走进国之重器,感悟工匠力量

为感受“大国工匠”精神,加强新时代工业认知,了解现代化、智能化工业流水线,传承钢铁精神,点亮奋斗青春,了解攀钢建设情况,追忆攀钢人的光辉历程。在攀钢钒制造部管控...

嘉应学子三下乡:开展心理团辅课堂,让心沐浴在阳光下

(通讯员王于莹)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青年学生社会实践的号召,提升基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帮助青少年提升心理素质,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组建了一支...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